[发明专利]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4853.1 | 申请日: | 2021-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5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是纺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6M13/292;D06M13/256;D06M15/53;D06M101/04;D06M101/06;D06M101/20;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纺纱 纺纱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清棉;3)梳棉;4)并条;5)转杯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及其应用不仅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混纺过程给纤维带来的损害,提高制成率和成纱质量;而且制得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强度高,能充分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棉纺高效工艺是近年来推行和实践的一种新型棉纺工艺,且自1965年第一台转杯纺纱机面世,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转杯纺纱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其使用范围已遍布棉,毛,麻,丝及化纤等各种纤维领域。
专利CN201811475283.X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混纺纱的纺纱工艺,采用转杯纺纱制备得到的纤维具有抗菌除臭等优异性能。但由于棉纺原料的多样化,各种新型化学纤维层出不穷,纺织工艺需要充分考虑纤维的性能,混纺比以及成纱质量的要求,各种不同性能的纤维采用高效生产工艺的要求也不同。棉纺高效工艺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清棉;3)梳棉;4)并条;5)转杯纺。
优选的,所述混纺纱使用的纤维包括棉纤维,棕榈纤维,麻纤维,竹纤维,大豆纤维,腈纶,丙纶,粘胶纤维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1)预处理为用油剂对纤维进行处理。所述油剂包括占纤维总重量0.3-0.7wt%的磷酸酯,0.01-0.03wt%的磺酸盐,0.005-0.015wt%的聚醚,8-15wt%的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3)梳棉过程中刺辊速度500-900r/min,锡林速度300-500r/min,道夫速度16-23r/min,盖板速度为70-100m/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梳棉过程中定量为20.0-30.0g/5m。
优选的,所述步骤3)梳棉过程中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间隔依次为0.25-0.40mm,0.23-0.35mm,0.23-0.35mm,0.23-0.35mm,0.25-0.40mm,锡林与道夫隔距0.10-0.14mm,锡林与刺辊隔距0.15-0.18mm。
优选的,所述步骤3)并条过程中棉条定量为19.0-23.0g/m,总牵伸倍数为7.50-8.50倍,罗拉隔距为(8-15)mm*(18-2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3)并条过程中棉条定量为18.0-21.0g/m,总牵伸倍数为7.70-8.20倍,罗拉隔距为(10-15)mm*(21-2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5)转杯纺过程中分梳辊转速为6000-7500r/min。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的纺织技术领域的应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能有效降低混纺过程给纤维带来的损害,提高制成率和成纱质量。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制得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强度高,抗静电性,柔软性好。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操作简单,能耗低,成本低廉,能充分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纺纱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清棉;3)梳棉;4)并条;5)转杯纺。
优选的,所述混纺纱使用的纤维包括棉纤维,棕榈纤维,麻纤维,竹纤维,大豆纤维,腈纶,丙纶,粘胶纤维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是纺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卡是纺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4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