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支护装置和边坡支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3784.2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荣耀;孙洋;张承客;吴江鹏;朱利晴;李志强;戴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 地址: | 330099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边坡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支护装置和边坡支护方法。边坡支护装置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支护单元;支护单元包括横向支护条、纵向支护条、多个横向杆、多个纵向杆和导向头;横向支护条和纵向支护条相交设置,横向支护条上开设有横向槽,纵向支护条上开设有纵向槽,横向槽与纵向槽相交且连通设置,多个横向杆平行设置于横向槽内,多个纵向杆平行设置于纵向槽内,且所有横向杆与所有纵向杆均安装在导向头上,导向头位于横向槽与纵向槽的交汇处。本发明的边坡支护装置可根据小幅度的滑坡、塌陷地形变化产生适应性微形变的边坡支护装置,配合本发明的支护方法,使得该支护装置的防护效果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支护装置和边坡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岩土体填挖、自然环境侵蚀等原因,会出现许多边坡地形,这些边坡地形的岩土体会随着后续的环境、填挖等操作出现变形、移动等破坏,甚至出现边坡坍塌、滑坡、泥石流、植被破坏等严重后果。为了预防这些破坏的产生,需要对边坡进行防护。
常见的边坡防护方法包括植被防护法、工程防护、砌片石防护等。植被防护法是指在边坡上种植草或者树木,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定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水对表层土壤的冲刷。工程防护是指将专用的边坡支护装置固定在边坡上,该方法适用于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砌片石防护是指将砌片石固定在浸水边坡表面,由于石材的耐水性较强且具有一定刚性,其可以有效抵抗水的长时间侵蚀和冲刷,最终可防止边坡破坏。
上述方法中的边坡支护装置主要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等。其中在边坡上构建一个网状结构的支护体是最常见的方式,该网状结构的支护体由多个支护单元拼接而成,网格线用于固定土壤,方式岩土滑坡流失,网格中可种植一些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虽然支护单元能够固定土壤,但是随着长时间的自然环境侵蚀,边坡上的岩土体还是会发生较小幅度的滑坡、塌陷状况,比如发生了1-3cm厚度的滑坡或者塌陷,则岩土体对支护单元结构的应力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应力方向角度变化越大,则支护单元的稳定性越差,防护效果下降。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根据小幅度的滑坡、塌陷地形变化产生适应性微形变的边坡支护装置,以提高其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坡支护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支护装置,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支护单元;
所述支护单元包括横向支护条、纵向支护条、多个横向杆、多个纵向杆和导向头;
所述横向支护条和所述纵向支护条相交设置,所述横向支护条上开设有横向槽,所述纵向支护条上开设有纵向槽,所述横向槽与所述纵向槽相交且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横向杆平行设置于所述横向槽内,多个所述纵向杆平行设置于所述纵向槽内,且所有所述横向杆与所有所述纵向杆均安装在所述导向头上,所述导向头位于所述横向槽与所述纵向槽的交汇处。
优选的,上述边坡支护装置,所述横向支护条、所述纵向支护条、多个所述横向杆、多个所述纵向杆和所述导向头的背风面均设有至少一个锚固板。
优选的,上述边坡支护装置,所述导向头包括顶板、连接柱和底板;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每个所述横向杆、每个所述纵向杆均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
优选的,上述边坡支护装置,所述横向杆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柱之间、所述纵向杆端部与所述连接柱之间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边坡支护装置,所述横向支护条、所述纵向支护条、多个所述横向杆、多个所述纵向杆各自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缓冲层。
优选的,上述边坡支护装置,所述缓冲层为橡胶、乳胶、硅胶、泡沫或者伸缩缝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3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