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话交互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3705.8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8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杉;冯伟;陈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尚公律师事务所 11746 | 代理人: | 贺小明;回旋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话 交互 处理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对话交互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单任务型对话交互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对话交互数据;对用户输入的对话交互数据进行自然语言理解,识别用户意图并解析槽位;根据用户意图和/或槽位,按照用有限状态机建模的业务逻辑,结合状态驱动方式,利用对话轨迹追踪回溯和槽位约束机制执行操作;以及生成应答反馈数据,并将应答反馈数据返回至用户。本发明所提供的对话交互处理方法可以支持在保证对话业务逻辑准确性的同时提供灵活的对话管理能力,改善用户体验,并且可以减少对话任务构建、更新、维护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的人机交互领域,特别涉及单任务型和多任务型对话交互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任务型对话交互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出,任务型对话交互系统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现有的任务型对话管理系统主要分为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方法、人工设计 (Hand-crafted)的方法。
其中数据驱动的方法又分为端到端(End to End)的方法以及管道(Pipeline)的方法。端到端的方法使用循环神经网络,记忆网络,神经图灵机等进行多轮对话模型的训练。管道的方法将对话模型分为状态追踪(State tracking)和对话策略(Policy)两个部分,状态追踪使用带有记忆功能的网络对对话上下文槽位信息的变化进行建模,对话策略部分根据槽位追踪结果使用决策网络生成相关的对话动作。
人工设计的方法分为状态驱动的方法、基于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简称FSM或Fsm)的方法、基于Frame(Frame-Based) 的方法、基于目标的方法等。状态驱动的方法跟管道的方法一样,只不过是使用人工规则实现的。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方法使用流程拓扑图来表示多轮对话,运行时根据实际场景执行流程图的响应或跳转。基于Frame的方法又被称为槽位填充方法,是目前主流的商用对话系统采用的方案。基于目标的方法在对话过程中,系统使用焦点转移算法根据识别到的槽位自顶向下地遍历进程树,依次更新进程表。
数据驱动的方法标注成本非常高,而且不同的业务逻辑间无法进行迁移,这限制了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方法在对话内容复杂时,其构建、维护成本将会变得不可接受。基于Frame 的方法相对于状态机缺少了对复杂业务逻辑建模的能力,难以支持复杂对话语句对话。状态驱动的方法和基于目标的方法存在难以显式地对复杂业务逻辑进行建模的缺点。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所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任务型对话交互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解决单任务对话交互管理的灵活性与业务逻辑准确性之间的冲突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多任务型对话交互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其解决如何有效管理多任务对话交互过程对话主题的切换问题。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单任务型对话交互处理方法,其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对话交互数据;对用户输入的对话交互数据进行自然语言理解,识别用户意图并解析槽位;根据用户意图和/或槽位,按照用有限状态机建模的业务逻辑,结合状态驱动方式,利用对话轨迹追踪回溯和槽位约束机制执行操作;以及生成应答反馈数据,并将应答反馈数据返回至用户。
上述单任务型对话交互处理方法中,可以使用有限状态机通过设置状态节点进行业务逻辑建模,所述状态节点可以包括:用户节点,机器人节点,功能节点,切换节点,槽位节点,以及主题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3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