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的电刷测温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13650.0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王研凯;李迎春;车得福;孙浩家;高荣泽;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11/02 | 分类号: | F28D11/02;G01K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转 空气 预热器 蓄热 元件 电刷 测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的电刷测温系统,包括测温部件、集电滑环、电刷、接收装置和上位机;测温部件安装在转子内部蓄热元件表面,测量蓄热元件温度;集电滑环布置在空气预热器转子部分顶端靠近转轴的边缘,与转子部分一同旋转;电刷安装在空气预热器转子与壳体之间,与集电滑环接触,收集电信号并传递给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布置在空气预热器壳体之外,与电刷连接,收集电刷传导的信号,进行显示并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布置在锅炉机组主控室机房,负责接收传入的温度数据并进行储存,与电厂DCS系统连接并导入所测得温度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空气预热器运行过程中转子内部温度难以测量的问题,保障了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测温领域,具体一种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的电刷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机组整体热效率,提高入炉空气温度、改善燃烧情况以及增强锅炉余热利用、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我国大型锅炉机组大都在尾部烟道布设空气预热器。
而为了增强换热、提高入炉空气流量,大型锅炉机组往往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以再生方式传递热量,烟气与空气交替流过蓄热元件。当烟气流过时,热量从烟气传给蓄热元件,蓄热元件温度升高,并积蓄热量;当空气再流过时,蓄热元件将积蓄的热量放给空气。
因此及时准确地获得空气预热器的温度数据及运行情况对于保障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的温度在计算空气预热器换热量、监测空气预热器积灰情况以及掌握空气预热器运行情况时极为重要。然而在目前的电厂DCS系统中,往往只有空气预热器入口和出口温度的测点,再加之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随转子不停旋转,传统方法无法精准及时地获得空气预热器内部蓄热元件的温度,因此亟需一种测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内部蓄热元件温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的电刷测温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的电刷测温系统,包括测温部件、集电滑环、电刷、接收装置和上位机;
测温部件安装在转子内部蓄热元件表面,直接测量蓄热元件温度;
集电滑环布置在空气预热器转子部分顶端靠近转轴的边缘,与转子部分一同旋转;
电刷安装在空气预热器转子与壳体之间,与集电滑环接触,收集电信号并传递给接收装置;
接收装置布置在空气预热器壳体之外,与电刷连接,收集电刷传导的信号,进行显示并传输至上位机;
上位机布置在锅炉机组主控室机房,负责接收传入的温度数据并进行储存,与电厂DCS系统连接并导入所测得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并为空气预热器运行情况监测提供温度数据。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测温部件与集电滑环通过导线连接,导线从测温部件引出,紧贴转子内壁并与上端的集电滑环连接,导线与测温部件、集电滑环一同旋转。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测温部件使用Pt100型热电阻或K型热电偶。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电刷采用有弹性的电刷并通过支架与空气预热器壳体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接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器,处理器用于处理多组温度信号并传输至上位机。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显示器采用LED显示屏。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处理器采用STM32F7系列单片机。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接收装置和上位机通过电厂锅炉机组预设线路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3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