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导热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2785.5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正阳;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7 | 分类号: | C09J183/07;C09J183/05;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740 | 代理人: | 林燕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导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导热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导热脂包括特制硅油、导热粉、耦合剂、触变剂、流平剂和偶联剂,其中特制硅油由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催化剂和抑制剂复合而成。本发明的有机导热脂引入三甲氧基基团或苯基基团,增加有机导热脂中各组分链接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机导热脂的耐热性能,此外,实验验证证明本发明的有机导热脂可长期耐受温度150℃,油粉不分离,出油率低,粘结性能保持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导热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的高度发展,大功率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晶体模块功率越来越大,应用领域也有低压向高压发展,IGBT电压最高达到100MVA,频率也达到了10MHz,在应用中也逐渐应用于高压输送电、高铁、远洋、大型储能柜、5G等领域。
IGBT的应用导致发热量也越来越大,IGBT的故障率也因为发热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高,芯片的尺寸也逐渐增大,目前散热主要使用的是导热硅脂,但是常规的导热硅脂主要成分为断链硅油和导热粉体(氧化铝、氧化锌)等构成的,但是IGBT和散热器之间的间隙为0.1mm左右,IGBT在运行过程中温度冲击(芯片在运行过程中温度高,而在非运行过程中温度低)。严重热胀冷缩导致界面间隙收缩不均匀,会使硅油分子链产生伸缩运动,由于目前的导热硅脂中的硅油为链状硅油,没有分子交联点,导致运动后无法恢复到原位置,最终出现导热脂的油粉分离,引起界面散热失效,导致设备故障。因此,急需导热性高的导热硅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导热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导热脂导热性不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导热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且上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其中,所述特制硅油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复合而成:
且上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其中,所述乙烯基硅油至少由3种不同乙烯基硅油组成,且每种乙烯基硅油含有三甲氧基基团或苯基基团。
优选的,每种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10cs-500cs。
优选的,每种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25cs-100cs。
优选的,所述含氢硅油包括双端含氢硅油和单端含氢硅油,且所述含氢硅油的含氢量为0.05%-1.0%。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铂金类催化剂,所述抑制剂包括炔醇类或不饱和烃类。
优选的,所述导热粉包括氧化铝、铝粉、银粉和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导热粉的粉体形貌为球形或者规则多面体,所述导热粉的粉体粒径为0.2-10μm。
优选的,所述耦合剂包括多孔二氧化硅,多孔硅酸盐、石墨烯、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流平剂包括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烷基改性有机硅氧烷和端基改性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含有三甲氧基、三乙氧基、三丙氧基、羟基、乙烯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有机导热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催化剂和抑制剂进行搅拌,接着在真空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得到特制硅油;
将所述特制硅油、耦合剂、触变剂、流平剂、偶联剂进行搅拌,再加入导热粉体并进行搅拌,得到有机导热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2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