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与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1582.4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付雷;邹杨;张中亚;余坤;刘仕茂;史翼铭;王位;田银亮;付婷婷;蒋金龙;郭劲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桥梁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5/08;E04C5/12;E04G21/12;E01D22/00;E01D19/00;E01D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周玉玲 |
地址: | 550026 贵州省贵阳市花***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腹板 加固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并排设置在T梁腹板上的若干加固单元;每个加固单元均包括张拉带、锚具、垫板与预应力维持机构;
所述张拉带两端分别通过锚具固定在T梁腹板两侧面的上端;所述锚具包括内锚板与外锚板,张拉带的端头粘接在内锚板与外锚板之间,并且通过螺纹锚杆将内锚板与外锚板锚固在T梁腹板上端的侧面上,从而能够通过拧紧螺纹锚杆上的螺帽使得内锚板与外锚板能够稳定夹持住张拉带的端头;
所述垫板用于粘接在T梁腹板底面需加固位置处,并能通过预应力维持机构获取张拉带的拉力以对T梁腹板底面提供支持力;
所述预应力维持机构包括螺栓与绷板;绷板对应设置在垫板下方;所述张拉带对应于T梁腹板底面的区段套在所述绷板上;绷板通过螺纹孔与所述螺栓连接,螺栓的螺杆外伸出所述螺纹孔并抵接在垫板上,从而能够通过拧紧螺栓对垫板产生挤压并获取垫板的反作用力将张拉带拉伸并绷紧在绷板上,以使张拉带产生并维持预应力状态。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内锚板与外锚板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垫板通过环氧树脂粘贴在T梁腹板底面需加固位置处;张拉带的端头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内锚板与外锚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绷板上用于接触张拉带的两侧面均为凸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带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制成。
6.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锚板、外锚板、垫板与绷板均采用钢板制成;所述内锚板两表面均为粗糙面;所述外锚板上用于粘接张拉带的一面为粗糙面,另一面为光滑面。
7.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固单元均具有两根张拉带;内锚板与外锚板上均设有三个锚杆孔,张拉带设置在相邻两个锚杆孔之间;每个加固单元均具有两块垫板,并排粘贴在T梁腹板底面,绷板上对应两块垫板分别设有两排螺纹孔。
8.一种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T梁腹板上需要加固的区域并排安装加固单元,加固单元安装步骤如下:
Step1:在T梁腹板底面需要加固位置粘贴垫板;
Step2:在T梁腹板两侧面的上端对应于垫板位置处分别安装锚具:T梁腹板上钻孔并植入螺纹锚杆;锚具的内锚板一面涂覆树脂,然后插入螺纹锚杆中并将内锚板推至T梁腹板侧面并按压粘贴到T梁腹板侧面;将张拉带的端头双面涂覆树脂粘贴到内锚板上,将外锚板插入螺纹锚杆中并推至张拉带的端头上进行粘合;当张拉带与内锚板、外锚板粘贴牢固后,在螺纹锚杆上安装垫片与螺帽并拧紧螺帽,使得内锚板与外锚板能够稳定夹持住张拉带的端头;并且要求张拉带锚固后相对于T梁腹板1为自然松弛状态;
Step3:将绷板拧上螺栓并置于垫板和张拉带之间,调节螺栓顶升距离使螺栓垂直抵接在垫板上,拧紧螺栓使螺栓对垫板产生挤压,使得绷板获取垫板的反作用力将张拉带拉伸并绷紧在绷板上,以使张拉带产生并维持预应力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张拉带发生松弛现象,通过拧动螺栓来增大螺栓顶升距离,从而使得张拉带再次产生并维持预应力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桥梁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未经贵州桥梁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5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阀联合电液切换控制系统
- 下一篇:设备使用寿命的计算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