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纤维湿蒸连续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1150.3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19/00;D06B15/02;D06B3/10;D06B23/02;D06B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连续 染色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纤维湿蒸连续染色设备,包括连续染色装置和汽蒸箱,所述连续染色装置后接汽蒸箱,所述汽蒸箱包括中空设置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具有入布口,箱体的另一侧具有出布口,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蒸汽布气管,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排气口,所述箱体的空腔内具有多组导布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散纤维湿蒸连续染色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散纤维湿蒸连续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工作过程简单,成本低,适合大量制备,易于实现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纤维湿蒸连续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属于散纤维染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散纤维染色方法最初用于羊毛、腈纶的染色,是毛纺行业羊毛染色较为传统的工艺方法。
然而在常规的染色装置中,织物在浸轧后,湿织物直接汽蒸,由于水分蒸发吸热,织物升温相对较慢,将延长汽蒸固色时间,特别是高轧余率的湿织物汽蒸固色时,活性染料水解严重,固色率明显偏低。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散纤维湿蒸连续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散纤维湿蒸连续染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染色装置和汽蒸箱,所述连续染色装置后接汽蒸箱,所述汽蒸箱包括中空设置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具有入布口,箱体的另一侧具有出布口,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蒸汽布气管,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排气口,所述箱体的空腔内具有多组导布辊。
优选地,所述连续染色装置包括浸染池,浸染池内灌装有染液,所述浸染池的上部具有上转向辊组,浸染池内设置有竖向的隔板,隔板与浸染池池底之间具有缝隙,所述隔板将浸染池分割为浸润腔和压滤腔,所述浸染池内底部具有下转向辊组,织物依次绕过上转向辊组、下转向辊组,水平的织物经上转向辊组换向下行,所述下行的织物经下转向辊组换向上行,所述下行织物位于浸润腔中,所述浸润腔中的下行织物两侧设置有浸润装置,所述上行织物位于压滤腔中,所述压滤腔中的上行织物两侧设置有压滤挤水装置,浸染池的顶部还具有出料牵引辊组,上行织物进出料牵引辊组排出浸染池。
优选地,所述上转向辊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动力牵引辊、第二动力牵引辊和第三动力牵引辊,所述第一动力牵引辊、第二动力牵引辊和第三动力牵引辊均安装在浸染池上,其传动轴的末端分别直连有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动力牵引辊、第二动力牵引辊及第三动力牵引辊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下转向辊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被动牵引辊一和被动牵引辊二,所述被动牵引辊一与第三动力牵引辊平行,且位于第三动力牵引辊的正下方,所述被动牵引辊一和和被动牵引辊二分别位于浸润腔和压滤腔的底部;所述出料牵引辊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三动力牵引辊、第四动力牵引辊和第五动力牵引辊,所述第三动力牵引辊、第四动力牵引辊和第五动力牵引辊均安装在浸染池上部,其传动轴的末端分别直连有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三动力牵引辊、第四动力牵引辊及第五动力牵引辊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浸润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下行织物左侧浸润机构和右侧浸润机构,所述左侧浸润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浸润辊A和浸润辊B,浸润辊B位于浸润辊A的下方,所述浸润辊A和浸润辊B上缠绕有浸润带A,所述右侧浸润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浸润辊C和浸润辊D,浸润辊D位于浸润辊C的下方,所述浸润辊C和浸润辊D上缠绕有浸润带B,所述浸润辊A与浸润辊C高低错落设置,浸润辊A、浸润辊B、浸润辊C及浸润辊D均安装在浸染池上部,其传动轴的末端分别直连有一减速电机。
优选地,所述浸润带A包括基层和连接在基层的外周面上的吸水层、外侧纱布固定层和表面化纤耐磨层,所述表面化纤耐磨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编织物,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所述表面化纤耐磨层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自润滑性,不易对铜合金线材表面造成磨损和划伤。
优选地,所述吸水层为吸水海绵或棉布条。
优选地,所述压滤挤水装置包括位于上行织物两侧的挤压辊A和挤压辊B,挤压辊A和挤压辊B相互配合对上行织物进行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未经济宁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