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霍氏糖多孢菌来源的可降解生物胺的含铜胺氧化酶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0160.5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9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毛健;刘双平;孙梦菲;徐岳正;周建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绍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06 | 分类号: | C12N9/06;C12N15/53;C12N15/70;C12N1/21;A23L5/20;A23L27/50;C12H1/15;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仇钰莹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霍氏糖多孢菌 来源 降解 生物 含铜胺 氧化酶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霍氏糖多孢菌来源的可降解生物胺的含铜胺氧化酶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从霍氏糖多孢菌中筛选获得了1个具有生物胺降解能力的含铜胺氧化酶,该含铜胺氧化酶能够在24h内降解苯乙胺、组胺、酪胺,降解率分别高达54.27%、57.15%和51.58%,可适用于黄酒、酱油中生物胺的降解,有助于使发酵食品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霍氏糖多孢菌来源的可降解生物胺的含铜胺氧化酶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胺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含氮有机碱,主要由氨基酸脱羧而形成。生物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以由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代谢产生,可通过食物摄入人体内。适量的生物胺对人体有积极的作用,如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血管活性、调节精神活动等。然而,当生物胺大量积聚在人体内时,它们会引起不同的毒性作用,如头痛、低血压、心悸和呕吐等,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食品中的生物胺主要来源于食品原料本身和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两部分,其中水果、蔬菜、谷物等食品原料中含有少量的生物胺,更多的生物胺是在食品加工贮藏中由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生的,因此,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含量普遍偏高,因此,合理控制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发酵食品中已存在生物胺时,接种生物胺降解菌株或运用生物胺降解酶是最有效的方法,此两种手段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在控制食品中生物胺含量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其中利用生物胺降解酶降解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的手段对食品的生产工艺、食品风味影响较小。目前的研究表明,胺氧化酶是主要的生物胺降解酶,而目前发现微生物来源的胺氧化酶主要为含黄素的胺氧化酶和含铜的胺氧化酶。含铜胺氧化酶是一类含铜的还原酶,已有学者从多种微生物中分离获得可降解生物胺的含铜胺氧化酶,对组胺、苯乙胺、酪胺等多种生物胺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目前分离获得的具有降解生物胺作用的胺氧化酶种类较少且效果较差,因此,筛选具有高效降解生物胺的胺氧化酶对于降解陈酿黄酒等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提升发酵食品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传统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含量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霍氏糖多孢菌来源的可降解生物胺的含铜胺氧化酶,并用含铜胺氧化酶降解生物胺的方法来降低黄酒、酱油等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提升传统发酵食品的品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铜胺氧化酶,为(a)或(b):
(a)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在(a)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含铜胺氧化酶活性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本发明还提供编码所述含铜胺氧化酶的基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携带所述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表达质粒为pET系列质粒。
本发明还提供表达所述含铜胺氧化酶的重组微生物细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微生物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芽孢杆菌或酵母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因工程菌,以大肠杆菌BL21为宿主,表达SEQ ID NO.2所示的含铜胺氧化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工程菌以pET系列质粒为表达载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工程菌以pET28a(+)为表达载体,表达SEQ ID NO.2所示的含铜胺氧化酶。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是将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序列与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细胞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江南大学(绍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江南大学(绍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0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