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龙虾与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0133.8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鸿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A01K63/00;G16Y10/05;G16Y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孙艳敏 |
地址: | 246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龙虾 水稻 共生 养殖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龙虾与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包括外田埂、加固层、进水管、第一排水管、种植槽、防逃网、养殖槽、隔板、种植区、第二排水管、路基、监测箱、摄像头、内田埂、第一泥土层、固定板、连接层、第二泥土层、延伸块、弹性绳、遮挡板、支撑板、顶板、控制模块、传输模块、电源模块、水位传感器和散热底板。种植槽利于水草的种植,减少外田埂的泥土流失,加固层和进水管可避免小龙虾逃出,隔板和遮挡板利于小龙虾的养殖;固定板和第二泥土层可减少内田埂的损伤,养殖槽和第二排水管内部的水位便于调节;水位传感器和摄像头可对系统内部监测并反馈信息,路基便于对监测箱日常维护以及对种植区内部施肥操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小龙虾与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长环境、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外田埂容易泥土流失,小龙虾在养殖时缺乏阻拦结构容易逃出,不利于小龙虾和水稻的共生,内田埂被小龙虾筑巢容易损坏,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和生长,且养殖系统内部的水位不易监测和调节,不利于养殖系统的日常维护,影响养殖系统的养殖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龙虾与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小龙虾与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田埂容易泥土流失,小龙虾在容易逃出,内田埂被小龙虾筑巢容易损坏,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和生长,且养殖系统内部的水位不易监测和调节,不利于养殖系统的日常维护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龙虾与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包括外田埂、养殖机构和监测机构,所述外田埂内壁固接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内部设置有内田埂;
所述养殖机构包括防逃网、隔板和遮挡板,所述防逃网和内田埂围成养殖槽,所述养殖槽内部卡合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隔板一侧安装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两端均固接有延伸块;
所述监测机构安装在内田埂上,所述内田埂右端固接有路基,所述路基末端嵌合在外田埂上,所述外田埂的厚度大于加固层和防逃网。
进一步地,所述外田埂上开设有若干种植槽,所述外田埂纵截面为梯形,所述外田埂左侧壁被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末端贯穿,所述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右端搭接在防逃网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网固接在加固层内侧,所述防逃网的厚度小于加固层,所述防逃网的高度小于加固层,所述防逃网内侧固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卡合有隔板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网内侧卡合有弹性绳一端,所述弹性绳另一端固接在遮挡板上,所述遮挡板共四个,且四个所述遮挡板的宽度均小于养殖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田埂内部围成种植区,所述内田埂右侧壁被第二排水管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排水管另一端依次贯穿养殖槽和外田埂。
进一步地,所述内田埂包括第一泥土层、固定板和第二泥土层,所述第一泥土层复合在固定板左侧,所述第一泥土层的厚度大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复合有第二泥土层,所述第二泥土层右侧复合有连接层,所述第二泥土层的厚度小于连接层。
进一步地,所述内田埂上嵌合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路基一侧,所述路基的高度与外田埂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监测箱、控制模块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监测箱嵌合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被水位传感器贯穿,所述水位传感器顶端嵌合在支撑板内,所述支撑板与监测箱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箱内腔底部固接有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顶部搭接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固接在监测箱内壁上,所述电源模块右侧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顶部搭接有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鸿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鸿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0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