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辐一体轮辋的加工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9963.9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源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22/14;B21D37/16;B21D53/3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熊亮亮 |
地址: | 314009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加工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槽辐一体轮辋的加工成型工艺,依次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材料切割加工成圆片;步骤二、在圆片的中部冲孔,形成中心样孔;步骤三、将圆片的四周冲压折弯,形成折弯部;步骤四、利用旋压机在一定温度下热旋加工折弯部,多次热旋加工后折弯部形成轮辋圆周面;步骤五、车加工中心样孔及折弯部,中心样孔车加工后形成中心孔;步骤六、在圆片上钻螺孔、风孔。本发明的槽辐一体轮辋的加工成型工艺,采用多次热旋加工方式逐渐形成,解决了依次冷冲压成型过程中大折弯处容易出现裂纹的问题,减少了轮辋内部应力集中的问题,提高了轮辋的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辐一体轮辋的加工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轮辋(wheel rim)俗称轮圈,是在车轮上周边安装和支撑轮胎的部件,与轮辐组成车轮。轮辋和轮辐可以是整体式的、永久连接式的或可拆卸式的。轮辋的常见形式主要有两种:深槽轮辋和平底轮辋;此外还有对开式轮辋、半深槽轮辋、深槽宽轮辋、平底宽轮辋以及全斜底轮辋等。槽辐一体轮辋即构成轮辋圆周面的部分与轮辐部为一体结构的轮辋,区别与将轮辐焊接在轮辋上或者螺栓连接在轮辋上的普通轮辋,具有结构强度更高、加工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等优点。现有槽辐一体轮辋的加工都是采用冲压设备冷压一次成型的方式,由于轮辋圆周面与轮辐之间的夹角大(85-90度),一次冲压成型容易产生万交出应力集中甚至产生裂纹,在后加工及冲孔过程中容易出现二次破坏。这样规模化生产的轮辋在后期质量检测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残次品出现,有些需要经过严格的退火处理才能达到使用标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辐一体轮辋的加工成型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金属材料切割加工成圆片;
步骤二、在圆片的中部冲孔,形成中心样孔;
步骤三、将圆片的四周冲压折弯,形成折弯部;
步骤四、利用旋压机在一定温度下热旋加工折弯部,多次热旋加工后折弯部形成轮辋圆周面;
步骤五、车加工中心样孔及折弯部,中心样孔车加工后形成中心孔;
步骤六、在圆片上钻螺孔、风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金属材料为碳素结构钢或者低合金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折弯部与圆片之间形成25-35度的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热旋加工的次数为3次,3次热旋加工依次设为一次热旋加工、二次热旋加工、三次热旋加工,一次热旋加工后过程中折弯部与圆片之间的夹角由25-35度的夹角逐渐变为45-55度夹角,二次热旋加工过程中折弯部与圆片之间的夹角由45-55度夹角逐渐变为70-80度夹角,三次热旋加工过程中折弯部与圆片之间的夹角由70-80度夹角逐渐变为90度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3次所述热旋加工之间间隔5-10分钟,每次热旋加工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热旋加工过程中恒温400-5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槽辐一体轮辋的加工成型工艺,采用多次热旋加工方式逐渐形成,解决了依次冷冲压成型过程中大折弯处容易出现裂纹的问题,减少了轮辋内部应力集中的问题,提高了轮辋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源车轮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源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