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9180.0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6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史聪灵;丁伟;侯正波;刘国林;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18;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绘聚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中庭 地铁 车站 火灾 通风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
所述排烟系统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所述站台层位于地下,站厅层位于地上,在站台层和站厅层的中部具有贯通的中庭区域,所述站厅层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在所述中庭区域的顶部,具有中庭排烟口;在所述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顶部还设有送风口;所述排烟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装置和人员检测装置,所述火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中庭区域是否发生火灾,所述人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站厅层和站台层的人员分布;
当中庭底部位置发生火灾时,开启中庭排烟口,并采用以下控制方法进行排烟:
S1:判断车站是否处于运营状态,如果不是,则打开站厅层排烟口,依靠自然排烟将烟气排除,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2;
S2:检测站台层和站厅层的人员分布;当站台层或站厅层人员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表明地铁站内人员较多,执行步骤S3,否则,则执行步骤S5;
S3:同时打开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送风口,从而在中庭区域形成正压,快速排出烟气,并为站厅层和站台层提供新鲜的空气,从而保证人员的供氧;同时转入步骤S4,判断烟气的密度;
S4:检测中庭火灾的烟气密度,判断烟气密度是否超过预设值,如果是则打开站厅层排烟口,从而有利于烟气从站厅层快速排出;
S5:比较站厅层和站台层的人流密度,如果站台层人流密度大于等于站厅层人流密度,则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7;
S6:打开站台层送风口;
S7:打开站厅层送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站台层送风口分布在站台层的两侧,检测两侧的人流密度,如果两侧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两侧的送风口均打开,否则,打开人流密度较大的一侧的送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站厅层送风口分布在站厅层的两侧,检测两侧的人流密度,如果两侧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两侧的送风口均打开,否则,打开人流密度较大的一侧的送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系统还包括烟气密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火灾发生时的烟气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所述站台层还设置有排烟口,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火灾检测装置、人员检测装置以及烟气密度探测装置的信号,控制中庭排烟口、站厅层排烟口、站台层的排烟口、站台层送风口、站厅层送风口的开启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检测装置利用红外装置检测火灾的发生,所述人员检测装置采用红外装置或人脸识别装置检测人员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密度探测装置采用图像识别的方式判断烟气密度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1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微电流电解抑藻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医疗护理用榨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