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电动控制实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09025.9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於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政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G01B11/30;F16M13/02;F16M11/18;F16M11/12;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53 | 代理人: | 施建勇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电动 控制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化电动控制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以及固定在实验台上端的顶架,所述实验台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实验物体转动的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实验物体进行检测的探测机构,所述顶架的上端底壁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探测机构探测方位的探测驱动机构,探测驱动机构实时调整探测方位,并配合转向驱动机构实现探测机构交替对实验物体各个部位进行检测扫描,大大提高了扫描面积,实现三维及二维的图像的同时生成,通过在探测机构上增设缺陷识别功能,可对实验物体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器上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后,做出缺陷诊断,便于快速得出实验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电动控制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就是一种智能化的事物,它将传感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为一体,从而能动地满足人的出行需求。它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不像传统的汽车,需要被动的人为操作驾驶。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化电动控制也逐渐应用至实验教学中。
现有的电动控制实验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电动控制实验装置成像功能较为单一,不便于教学展开,而在对实验物体各部位进行检测扫描时存在较大盲区,因而在成像后存在较大缺陷,不便于准确了解实验物体的构造体型,同时无法对物体表面缺陷快速做出诊断,影响实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电动控制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成像功能单一、检测扫描存在较大盲区与表面缺陷难以诊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电动控制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以及固定在实验台上端的顶架,所述实验台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实验物体转动的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实验物体进行检测的探测机构,所述顶架的上端底壁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探测机构探测方位的探测驱动机构,所述实验台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转向驱动机构、探测机构、探测驱动机构信号连接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与控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控制模块为集成控制电路。
优选的,所述探测机构包括:
三维扫描模块,用于对实验物体进行三维扫描,并将扫描数据传送至控制器;
二维采集模块,用于对实验物体进行二维录像,并将图像信息传送至控制器;
缺陷识别模块,用于对实验物体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器上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从而做出缺陷诊断;
图像生成模块,用于将三维扫描模块与二维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生成三维及二维图像数据;
图像传输模块,用于将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三维及二维图像数据通过无线、蓝牙与网络传输技术传输至终端平台。
优选的,所述探测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吊架,所述支撑吊架上转动连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一侧的支撑吊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外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外套筒另一侧的支撑吊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外套筒的内部套设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外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上固定设置有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轴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四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轴杆上固定套设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探测机构包括两个检测探头,两个所述检测探头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的上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检测探头呈左右对称分布,且下端向内侧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政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政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板表面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杂环境中红外目标抗干扰检测跟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