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8917.7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贵;王永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59 | 分类号: | H04L41/0659;H04L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朱琳爱义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故障检测的时间要求参数,确定是否需要超时补偿,所述时间要求参数包括第一发包间隔和/或第一超时时间;当需要超时补偿时,根据第一发包间隔配置硬件层支持的第二发包间隔;通过硬件层按照配置的第二发包间隔发送连续性检测消息CCM报文,CCM报文中的扩展字段携带超时补偿指示及第一超时时间;收到来自远端MEP设备的CCM报文时,确定CCM报文中的扩展字段携带超时补偿指示及第一超时时间,按照第一超时时间进行故障检测。本发明实现了对于CFM标准协议定义的CC发包间隔及超时时间的未覆盖时间区域,提供一种超时补偿方案来满足相关场景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CFM(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连接故障管理)是一种网络级以太网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维护管理)技术,针对网络实现端到端的连通性故障检测、故障通告、故障判定和故障定位功能。用于对EVC(Ethernet VirtualConnection,以太网虚连接)进行主动的故障诊断,并通过故障管理功能有效降低网络维护成本,提高以太网的可维护性。
CFM使用CC(Continuity Check,连续性检测)协议来检测一个以太网虚连接的连通性,确定MP(Maintenance Point,维护联盟内部节点)之间的连接状态。该功能通过MEP(Maintenance association Intermediate Point,维护联盟内部节点)周期性地发送CCM(Continuity Check Message,连续性检测报文)实现,同一服务实例内其他MEP接收该报文,由此确定RMEP(Remote Maintenance association End Point,远端维护联盟边缘节点)的状态。如果设备故障或者链路中间配置错误,会导致MEP无法正常接收和处理RMEP发送的CCM。如果MEP在3.5个CCM间隔周期内未收到远端的CCM报文,则认为链路存在故障,会根据告警优先级配置发送故障告警。
目前的CFM标准协议定义了CFM CC发包间隔、最大超时时间、最小超时时间、报文中CC发包间隔域值,按照目前的CFM标准协议进行故障检测,存在大量未覆盖到的CC发包间隔及CC超时时间,导致其不能满足一些应用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弥补CFM标准协议CC发包间隔、CC超时时间定义的不足,以覆盖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及介质。
用于解决现有的利用CFM标准协议进行故障检测时,存在大量未覆盖的CC发包间隔及CC超时时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检测的方法,应用于MEP设备,包括:
根据故障检测的时间要求参数,确定是否需要超时补偿,所述时间要求参数包括第一发包间隔和/或第一超时时间;
当需要超时补偿时,根据所述第一发包间隔配置硬件层支持的第二发包间隔;
通过硬件层按照配置的第二发包间隔发送连续性检测消息CCM报文,所述CCM报文中的扩展字段携带超时补偿指示及所述第一超时时间;
收到来自远端MEP设备的CCM报文时,确定所述CCM报文中的扩展字段携带超时补偿指示及所述第一超时时间,按照所述第一超时时间进行故障检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当需要超时补偿时,根据所述第一发包间隔配置硬件层支持的第二发包间隔,包括:
当所述硬件层支持所述第一发包间隔时,配置所述硬件层的第二发包间隔为所述第一发包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