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窗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8825.9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龙尧成;罗洋;于金岑;张文通;刘桂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F15/695 | 分类号: | E05F15/695;E05F15/72;B60J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毛姗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窗 逃生 系统 | ||
本发明为一种车窗逃生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有玻璃,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玻璃向下滑动的锁止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打开所述锁止机构的拨动棒,所述底板底部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玻璃的放置腔。本发明以反应迅速、工作稳定的电磁铁作为动力来源,同时,本发明通过电磁铁与滑片的配合实现车窗玻璃的放下,结构简单,使得在无需复杂操作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车窗逃生通道的自动打开并且能够保证所述系统极高的运行稳定性,极大的提高了乘客的逃生几率。在出现险情时,即使电磁铁无法工作,依旧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打开逃生通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逃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愈发发达,校车等大型客车与城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关于校车的逃生方案却还存在极大空缺。常用的车窗逃生方式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安全窗逃生,即使用安全锤击碎安全窗并以此打开逃生通道。该类逃生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其一,安全窗的材料为在3mm至5mm厚度的钢化玻璃,在使用过程中无法确保乘客有足够力气击碎玻璃;其二,即使击碎了玻璃,溅出的玻璃碎片或车窗边框的残留碎玻璃易对逃生的乘客造成二次伤害。
除安全窗逃生外,随着汽车车窗自动升降技术的发展,通过车窗升降打开逃生通道,也成为车窗逃生的一种常见解决方案。业内包括雅筑、KUST、铂霖、爱瑞莱思等公司的车窗升降器产品已经十分成熟,但上述的车窗升降器产品设计主要涉及轿、跑车的适配升降器,对中大型载客客车适配的车窗升降器的研究与设计均未涉及或研究成果较少。现有车窗升降器分为臂式车窗升降器和柔式车窗升降器,臂式车窗升降器采用齿轮齿板,啮合驱动,结构均为板式,在国内使用较为普遍。柔式车窗升降器则采用滑轮、带轮、钢丝绳、运动托架等装置。但是,不论臂式或者柔式车窗升降器,车窗升降器的驱动电机不仅需要额外配置大功率电源,其本身体积也十分庞大,这无疑给车辆增加了额外的负重。在使用过程中,升降装置通过齿轮、带轮、钢丝绳等物件驱动;在公交发生碰撞后,极易发生错位等问题,导致车窗无法正常升降。此外,电机电路也极易在碰撞中出现短路、断路等问题,影响车窗正常工作。除了上述的问题外,该种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也具有局限性,不同车窗类型均需要进行大幅修改才可以换用。并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种方案也存在安装困难和维修成本高等缺陷。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客车的破窗逃生与依靠车窗升降电机的逃生方式在事故中的对乘客逃生的实际帮助十分有限。而由电磁铁驱动的车窗逃生系统则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电磁铁通过通电产生磁场,能够在接通电源后极短时间内完成充磁并在断电后极短时间内完成消磁,反应迅速。电磁铁的外形多样,可随使用需求随意更改制作形状;电磁铁磁力大小可以通过电流大小与线圈圈数控制;电磁铁磁极的方向可随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电磁铁本体为铁芯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结构,结构、原理简单,使得电磁铁故障率更低,工作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客车的破窗逃生与依靠车窗升降电机的逃生方式在事故中的对乘客逃生的实际帮助十分有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窗逃生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有玻璃,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玻璃向下滑动的锁止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打开所述锁止机构的拨动棒,所述底板底部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玻璃的放置腔。
作为优选,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滑槽、滑片和旋转轴,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底板内,所述滑片通过旋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上方还设有弧形槽,所述滑片上固定有延伸至所述弧形槽内的挡板,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槽槽底,所述玻璃上开设有与所述滑片配合的卡槽。弹簧一在自然状态下,弹簧一顶住挡板,使得滑片一直卡在玻璃的卡槽内。当滑片转动时,滑片脱离卡槽,从而玻璃由于自重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滑片内设有铁芯,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玻璃的一侧设有用于吸附所述滑片的所述电磁铁。电磁铁可以用来吸附铁芯,从而驱动滑片绕着旋转轴转动,从而滑片可以脱离卡槽,最终实现玻璃由于自重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学教学仿真模型
- 下一篇:一种智慧工厂管理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