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电梯的安全管控平台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08722.2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经成;周世杰;曹阳;黄建武;陈建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00 |
| 代理公司: | 盐城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9 | 代理人: | 陶开波 |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电梯 安全 平台 系统 | ||
1.一种用于智能电梯的安全管控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监测模块和安全管控平台,所述现场监测模块包括运行状态监测模块、计时模块、电梯门状态监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电梯环境监测模块以及第一处理器,所述现场监测模块通过第一处理器进行数据的处理和传递;
所述运行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电梯状态,判断电梯是处于运行中还是悬停静止中,如果电梯处于悬停静止中时,则运行状态监测模块产生第一信号并传递给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对计时模块发出命令指令,所述计时模块开始计算电梯悬停静止的时间并生成第二信号反馈给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第二信号后对电梯门状态监测模块发出命令指令,所述电梯门状态监测模块监测电梯门是否打开并生成第三信号反馈给第一处理器;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第三信号后对红外感应模块发出命令指令,所述红外感应模块通过红外探测感应电梯内是否有用户,并生成第四信号反馈给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第四信号后对电梯环境监测模块发出命令指令,所述电梯环境监测模块探测电梯的所处楼层和悬停高度,检测电梯内部氧浓度以及温度,并生成第五信号反馈给第一处理器;
所述安全管控平台包括数据管控中心、通讯中心和远程监控中心和第四处理器;
所述数据管控中心包括第二处理器以及数据库,所述数据管控中心登记并监控现场监测模块行为,所述数据库设定有事故风险等级标准,事故风险等级的每个等级均设定有对应的救援方案,所述第二处理器从第一处理器获取命令指令并对其进行处理后并获取和对比数据库信息,快速分析出事故风险等级以及给出对应救援方案;
所述通讯中心包括第三处理器、通信终端和救援终端,所述第三处理器从第一处理器获取命令指令并对其进行处理后分别向通信终端和救援终端发出命令指令,通信终端显示电梯内部受困用户员情况,并接通和电梯内部的通讯,救援终端点亮报警指示灯,报警指示灯的不同数量对应不同的事故风险等级,事故风险等级越高,报警指示灯点亮个数越多;
所述远程监控中心包括远程管理终端,所述远程监控中心从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和第三处理器获取用户受困信息后,所述第四处理器将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到远程管理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电梯的安全管控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还包括用于识别受困用户数量的人脸识别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第三信号后对人脸识别模块发出命令指令,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探测电梯内用户个数,并生成第六信号反馈给第一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电梯的安全管控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模块设定有阈值,当电梯悬停时间达到阈值且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电梯内有用户时,所述第一处理器判断电梯故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电梯的安全管控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定位模块、氧气浓度监测模块和温度监测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探测电梯的所处楼层和悬停高度,所述氧气浓度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梯内部氧气浓度,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梯内部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电梯的安全管控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中心将电梯内部画面传递出去后在监控显示器上进行显示,同时连通电梯内部和外界的通信联系,外界通过监控显示器接收电梯有用户受困的信息,及时了解到受困用户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电梯的安全管控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从计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电梯环境监测模块的数据信息并对比数据管控中心数据库内信息来评估出事故风险等级后,计算出最佳的救援时间,并给出需要携带的救援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电梯的安全管控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远程管理终端为手机终端或计算机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7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