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多应用场景的智能柔性水滴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08602.2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温尚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尚熙 |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G01N27/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应用 场景 智能 水滴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多应用场景的智能柔性水滴检测装置,包括柔性水滴检测装置与主控模块,所述柔性水滴检测装置包括五层复合材料,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吸水层、第四导电层和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第四导电层和第五绝缘层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小孔,所述第二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均设置有导线,所述第二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配合形成水滴检测器件R1,水滴检测器件电阻R1两极分别连接电源Ui和分压电阻R2;所述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分压电阻R2又通过电缆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入端口;所述主控模块通过获取的采样电压值A的大小判断是否渗漏水。本发明柔性水滴检测装置连接有主控模块,无需花费大量人工成本,并减少检测过程发生差错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滴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多应用场景的智能柔性水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对管道、容器、电子设备、手机、汽车发动机等漏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漏水情况,否则对设备、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发生事故。目前漏水(渗水)情景下的水滴检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检测水管漏水产生的声音判断漏水点位置,该检测办法主要用来检测供水管道的破裂导致的漏水;另外一种是根据水的导电性,通过两个探针检测触点的电气特征,判断是否有水接触探针。
目前的漏水监测技术问题:
因为目前水管漏水主要通过声音和声波监测,所以当为渗漏或者漏水不明显时,漏水噪音非常小,无法通过采集漏水噪音判断是否漏水。
当使用探针检测时,若检测的目标容器为密封容器,或者容器的形状不规则,则可能无法将水位检测探针放入容器,无法固定探针。
目前检测装置成本较高,当容器、被检测物体存在多处需要进行漏水检测时,需要独立安装多个检测装置,所需费用高,效率低。
目前漏水检测要人工定期去操作或者巡查,往往很难第一时间发现漏水并及时告警和采取补漏措施,无法满足机房、电力系统等防渗漏要求高的设备和设施的要求。
目前针对手机、汽车发动机等紧密设备的渗水检测及保护还未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漏水渗水检测装置进行改进,以克服解决上述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机房、空调系统、电子设备、汽车等防渗漏要求高的设备、密闭容器、水传输设施的漏水渗水检测需求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柔性多应用场景的智能柔性水滴检测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多应用场景的智能柔性水滴检测装置,包括柔性水滴检测装置与主控模块,其中:
所述柔性水滴检测装置包括五层复合材料,五层复合材料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吸水层、第四导电层和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第四导电层和第五绝缘层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小孔,所述小孔直径为1.5-3m;
所述第二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均设置有导线,所述五层复合材料配合形成水滴检测器件R1,所述水滴检测器件R1干燥时不导电,当渗水后导电,且渗水后的导电率随吸水量变化而变化;
水滴检测器件电阻R1两极分别连接电源Ui和固定值分压电阻R2;所述R2取值大小为1000欧姆,所述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分压电阻R2又通过电缆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入端口;所述主控模块每隔时间T对输入模拟端口的模拟电压进行采样得到A值,通过公式U0=3.3*A/1023得到分压电阻R2的电压值U0,通过采样电压值A大小判断是否有水滴渗入。
优选地,所述分压电阻R2输出的电压U0=U1*(R2/(R1+R2))。
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MCU,所述MCU采用ESP8266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尚熙,未经温尚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