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08541.X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2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1/2514 | 分类号: | H04L61/2514;H04L61/2517;H04L61/2592;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应用于中转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NAT设备转发的第一CPE发送的第一地址学习报文,该第一地址学习报文包括第一源IP地址、第一源端口号以及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第一源IP地址以及第一源端口号,与第一CPE建立第一SDWAN隧道;接收第二NAT设备转发的第二CPE发送的第二地址学习报文,该第二地址学习报文包括第二源IP地址、第二源端口号以及第二标识;根据第二标识、第二源IP地址以及第二源端口号,与第二CPE建立第二SDWAN隧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广域网(英文: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简称:SDWAN)是将软件定义网络(英文: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简称:SDN)技术应用到广域网场景中,进而形成的一种服务。该服务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及云服务。
一方面,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演化,移动通信、物联网通信、软件服务化(英文: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应用和云应用越来越多,对于网络的安全性需求日益增加;同时,网络的高可用性、可扩展性也变得重要。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安全性、高可用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变化,网络部署复杂、运营成本高也成为了很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几年,SDWAN组网方案逐渐演进,正致力于应对上述挑战。
在SDWAN组网中,业务数据通过SDWAN隧道传输。SDWAN隧道口为SDWAN隧道的端点。SDWAN隧道建立过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建立管理通道、建立控制通道、建立数据通道。
首先,控制器与组网内的路由反射器(英文:Router Reflector,简称:RR)、客户端前置设备(英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简称:CPE)分别建立管理通道,如图1所示,图1为SDWAN组网示意图。在图1中,RR、CPE启动后,先与控制器建立管理通道(图1中实线所示),该管理通道用于配置下发和后续运维数据收集等。管理通道可通过NetConf/RESTful协议实现。
然后,在RR和CPE配置结束后,控制器为CPE分配指定的RR。CPE将与分配到的RR建立控制通道(图1中虚线所示)。该控制通道用于发布传输隧道端点(英文:TransportTunnel Endpoint,简称:TTE)信息、业务路由等信息。控制通道可通过SSL/TLS、边界网关协议(英文:Border Gateway Protocol,简称:BGP)协议实现。
最后,在管理通道与控制通道均建立完成后,CPE之间建立数据通道(图1中点横线所示)。该数据通道用于企业用户中不同站点之间的业务数据传输。数据通道可基于网际互连协议(英文: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叠加(Overlay)网络技术构建。为了保证业务数据传输时的安全性,按需进行IPSec加密。
CPE之间建立数据通道的过程为:RR与CPE之间建立BGP邻居,BGP邻居建立完成后,RR将自身管理的CPE中SDWAN隧道口的TTE信息通过BGP邻居向其他CPE发布,如此,CPE可获取网络中其他CPE中SDWAN隧道口的TTE信息;当两端CPE均接收到对端的TTE信息后,可根据对端TTE中的地址和端口号信息封装业务数据报文,互相通信,至此数据通道建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5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灰渣资源化循环催化利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