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倾斜薄矿体梯段式回采废石跟随充填采矿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8455.9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彭朝智;李杰林;鄢陵;熊信;徐培良;周科平;杨承业;李雨操;任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谢浪 |
地址: | 661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矿体 梯段 回采 跟随 充填 采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倾斜薄矿体梯段式回采废石跟随充填采矿法,旨在提高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的机械化程度与回采效率,同时降低矿石的损失率。为此,本发明提供的采矿法,利用若干沿矿体走向呈折线形布置的伪倾斜斜坡道,将矿体分隔为若干相互交错且颠倒配置的三角形回采单元;每个三角形回采单元沿垂高方向划分多个分层采场,各个分层采场以位于每个三角形回采单元中部的切割上山为自由面,向两侧呈梯段式后退回采,出矿过程中,遥控铲运机通过伪倾斜斜坡道进入分层回采进路中进行铲装出矿;回采过程中采用废石跟随充填控制暴露面积,新鲜风流自伪倾斜斜坡道流入通过分层回采进路流入分层采场,然后自充填回风天井流出分层采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倾斜薄矿体梯段式回采废石跟随充填采矿法。
背景技术
在地下金属矿床中,倾角为25-40°、厚度小于3m的缓倾斜薄矿体,由于矿体自身赋存条件的限制,开采时崩落的矿石不能完全借助重力实现自溜,且受限于矿体倾角,采用铲运机出矿时存在爬坡难的问题,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进而造成采矿效率低下。
目前,针对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主要采用全面法、分层充填法和房柱法等采矿方法。这些传统的采矿方法往往存在贫化和损失率高、效率低、成本高、作业不安全等缺点。因此,开发出一种缓倾斜薄矿体机械化开采方法,实现安全高效的铲运机出矿,是解决缓倾斜薄矿体安全高效开采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倾斜薄矿体梯段式回采废石跟随充填采矿法,旨在提高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的机械化程度与回采效率,同时降低矿石的损失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倾斜薄矿体梯段式回采废石跟随充填采矿法,包括:
利用若干沿矿体走向呈折线形布置的伪倾斜斜坡道,将矿体分隔为若干相互交错且颠倒配置的三角形回采单元;
每个三角形回采单元沿垂高方向划分多个分层采场,各个分层采场以位于每个三角形回采单元中部的切割上山为自由面,向两侧呈梯段式后退回采,出矿过程中,遥控铲运机通过伪倾斜斜坡道进入分层回采进路中进行铲装出矿;
回采过程中采用废石跟随充填控制暴露面积,新鲜风流自伪倾斜斜坡道流入通过分层回采进路流入分层采场,然后自充填回风天井流出分层采场。
具体的,回采时多个分层采场同时回采,且相邻的两个分层采场中,位于下方的分层采场超前于上方的分层采场一个崩矿步距。
具体的,崩矿步距控制在3-4m。
具体的,回采过程中废石跟随充填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在切割上山与下阶段运输巷道之间构筑充填挡墙,废石自充填回风井向下充填,铲运机在充填回风井处铲装废石直接卸至采空区内进行充填,充填推进方向与回采方向一致,充填高度为梯段式后退回采完毕后形成的分段高度空间;废石充填体随后退式回采距离的增加而推进,实现矿石回采与充填同步。
具体的,在每条伪倾斜斜坡道的两帮预留保安矿柱。
具体的,每条伪倾斜斜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上阶段运输巷道和下阶段运输巷道,待整个矿房回采完毕后自上阶段向下阶段分层后退式回收保安矿柱。
具体的,保安矿柱的厚度控制在2-4m。
具体的,每个三角形回采单元靠近下阶段运输巷道处留有底柱。
具体的,底柱的厚度为2-4m。
具体的,分层采场高度控制在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