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亮化功能的建筑外墙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8381.9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燕;张潇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赛格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F13/072;E04F13/21;E04F13/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功能 建筑 外墙 装饰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兼具亮化功能的建筑外墙装饰板,其包括两个挡板以及若干墙板,两个挡板之间水平连接有滑轨,每个墙板的内表面均水平滑动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能够在滑轨中水平滑移,滑轨的上端贯穿有若干供相应的限位组件穿过的缺口,墙板上设置有能够驱动相应的限位组件运动的驱动件。通过将限位组件穿过相应的缺口并进入到滑轨内,再通过驱动件驱动限位组件运动,使得限位组件与相应的缺口错位,实现墙板竖直方向的限定,当位于两侧的墙板分别与相应的挡板抵接、且相邻两个挡板相抵接时,实现墙板水平方向的限定,进而实现墙板的装配,此设计无需利用胶水对墙板与墙体进行连接,降低胶水污染大气的风险,提高外墙装饰板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建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兼具亮化功能的建筑外墙装饰板。
背景技术
外墙装饰板也是墙面装饰板中的一种,主要应用于体育馆、图书馆、学校和医院的办公楼、别墅等各种建筑的外墙装饰。
相关技术中的外墙装饰板在装配的过程中,通常直接利用胶水将装饰板与墙体进行粘接固定。但是,由于胶水会散发一些有害的气体,很容易对大气造成污染,进而使得外墙装饰板存在有环保性能较差的缺陷,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外墙装饰板的环保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兼具亮化功能的建筑外墙装饰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兼具亮化功能的建筑外墙装饰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兼具亮化功能的建筑外墙装饰板,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挡板以及若干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墙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水平连接有滑轨,每个所述墙板的内表面均水平滑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能够在所述滑轨中水平滑移,所述滑轨的上端贯穿有若干供相应的所述限位组件穿过的缺口,所述墙板上设置有能够驱动相应的所述限位组件运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装饰板进行安装时,先将滑轨以及两个挡板分别与墙体固定连接,再分别将若干限位组件穿过相应的缺口,并使得若干限位组件分别进入到滑轨内。随后,通过若干驱动件驱动限位组件水水运动,当限位组件与相应的缺口形成错位后,即可实现墙板竖直方向的限定。与此同时,位于两侧的墙板分别与相应的挡板抵接,并且相邻两个挡板相抵接,从而实现墙板水平方向的限定,进而实现外墙装饰板的装配。此设计使得使用者无需利用胶水将墙板与墙体进行连接,有效降低胶水污染大气的风险,从而提高外墙装饰板的环保性。
如果墙板与墙体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墙板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胶水的粘性很有可能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墙板存在脱胶的风险。此设计中的墙板与墙体通过机械结构连接,使得墙板与墙体的连接相对比较稳定,有效降低墙板出现松脱的风险,进而提高外墙装饰板的使用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墙板的内表面水平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分别水平滑动设置于所述燕尾槽内的燕尾块以及设置于每个所述燕尾块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滑轨中水平滑移,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相应的两个所述燕尾块相互远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墙板进行安装时,推动两个限位块相互靠近,然后使两个限位块分别穿过相应的缺口。当两个限位块分别进入到滑轨内时,驱动件即可驱动两个限位块相互远离,然后两个限位块即可与相应的缺口形成错位。通过设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限位组件,实现墙板竖直方向的快速限位,进而提高对墙板进行装配时的工作效率。同时,利用两个限位块共同对墙板进行限位,既能实现墙板周向方向的位置限定,又能提高限位稳定性,从而提高墙板的装配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燕尾槽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燕尾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限位块带动两个燕尾块相互靠近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两个限位块分别进入到滑轨内时,两个燕尾块即可在相应的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两个限位块相互远离。通过设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驱动效果良好的驱动件,实现两个限位块的快速远离,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墙板进行装配时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赛格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赛格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