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8096.7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吕正东;李淑国;史辉军;胡自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正东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8;B02C23/18;B01D47/06;B02C23/20;B08B3/02;B03B5/28;B01D29/03;B02C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丁尔宇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建筑 施工 垃圾 分类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壳体,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仓,进料仓内部设有粉碎辊组,进料仓顶端的一侧设有喷雾防尘结构,壳体内部顶端设有分料盘,壳体内部设有渣料集料仓,壳体内部的底端设有金属料传送带,壳体一侧的底端设有浮料收集仓,浮料收集仓顶端的一侧设有渣料收集盒,浮料收集仓一侧的底端设有循环水箱,壳体另一侧的底端设有金属料收集仓。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对建筑施工建筑垃圾进行集中粉碎,并实现不同类型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整个过程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无需人工过多参与,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处理效率,同时在垃圾处理时能够减少扬尘,提高工作场所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型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建筑工地随处可见,由于施工复杂,所制造的垃圾不在少数,工地场所垃圾种类繁多,又因环境的恶劣,人们普遍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造成现如今,工地垃圾成堆,不宜管理,工人们工作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工地垃圾分类成为现如今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需要一种智能型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以实现建筑垃圾的高效分类。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型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型的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座,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粉碎辊组,所述进料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喷雾防尘结构,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导料罩,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导料罩底部的分料盘,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支撑梁一,所述支撑梁一的顶端设置有渣料集料仓,所述渣料集料仓的内部设置有渣料传送带,所述渣料集料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梁二,所述支撑梁二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分料盘相配合连接的缓冲结构,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金属料传送带,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撑台顶端的浮料收集仓,所述浮料收集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渣料收集盒,所述浮料收集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循环水箱,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金属料收集仓。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防尘结构是由喷水管、喷雾头、水泵一和软管构成,所述喷水管的一端通过支撑架与所述进料仓相配合连接,所述喷雾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喷水管的一侧,所述喷水管通过所述软管与所述水泵一连接,所述水泵一通过抽水管一与所述循环水箱一侧的底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线轮,所述驱动线轮通过牵引线与所述喷水管相配合连接,所述喷水管为可调节结构,所述喷水管与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活动轴相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盘的顶端设置有若干V型导料槽,所述V型导料槽的内部设置有下料滤网,所述导料罩与所述渣料集料仓之间的侧边形成与所述下料滤网相匹配的环形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是由套筒、伸缩杆和缓冲弹簧构成,所述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梁二的顶端,所述伸缩杆的底端穿插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分料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正东,未经吕正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