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常电芯筛选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7779.0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1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武冬冬;何源;金敏;李恺;曹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1M10/052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静粉 |
地址: | 523795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常 筛选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常电芯筛选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电芯当前时刻的电压,所述电压为电芯正极与电芯负极之间的电压值;将所述电芯的初始电压减去所述电芯的当前时刻的电压,得到电压降值;判断所述电压降值是否大于最大电压降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电芯为异常电芯;若否,则判定所述电芯为正常电芯。本发明通过将电芯的电压降值与最大电压降值进行对比,不仅能够将电压降异常的电芯筛选出来,降低了异常电芯流入市场的风险,而且具有较高的筛选效率和较好的筛选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常电芯筛选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应用在3C数码类产品(包括笔记本、数码相机、手机等等)中,或者是应用在汽车、移动基站、储能电站中。其中,当应用在汽车、移动基站、储能电站这些地方时,锂离子电池不再像应用在3C数码类产品的锂离子电池一样以单体使用,更多的是以串联或者并联电池组的形式出现。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工序众多且复杂,制造过程中影响电芯安全性能的因素众多,所以市场上经常有因各种原因退回的锂离子电池,比如电压降较大。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内部存在的微短路、电极材料的副反应以及电极材料间的反应都有可能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储存中电压降较大。其中,以锂离子电池内部的微短路为例,引起微短路的情况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种:
1、集流体的毛刺刺穿隔膜;
2、粘合剂用量不够或粉体材料润湿不好,造成涂层与集流体粘接牢度不够,涂层剥落而刺穿隔膜;
3、浆料中存在大颗粒粉体,在锂离子电池抽真空后对隔膜的局部过压造成隔膜破裂;
4、隔膜的宽度设计不当。
目前,现有的电芯下线测试无法保证能将所有的异常电芯筛选出来,因为电压降这种异常是随着存储时间的推移才逐渐表现出来的。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长期监测手段,以在出货到市场前判断电芯是否存在电压降异常。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常电芯筛选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电芯筛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芯当前时刻的电压,所述电压为电芯正极与电芯负极之间的电压值;
将所述电芯的初始电压减去所述电芯的当前时刻的电压,得到电压降值;
判断所述电压降值是否大于最大电压降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电芯为异常电芯;
若否,则判定所述电芯为正常电芯。
进一步地,所述异常电芯筛选方法中,在所述判断所述电压降值是否大于最大电压降值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压降模型计算最大电压降值。
进一步地,所述异常电芯筛选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时刻和SOC,建立如下压降模型,所述SOC为所述电芯的剩余可放电容量除以产品标称容量:
最大电压降值=k*t^(alph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