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植物吸收利用城镇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净化设施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06952.5 申请日: 2021-06-19
公开(公告)号: CN115571985A 公开(公告)日: 2023-01-06
发明(设计)人: 吴彦民 申请(专利权)人: 吴彦民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A01G25/06;A01G22/25;A01G22/22;A01G17/00;A01K61/10;A01K61/5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1162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动植物 吸收 利用 城镇 污水 生活 垃圾 净化 设施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城镇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尤其是一种利用动植物吸收利用城镇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净化设施。它是采用全自动无塔供水器连接地埋渗灌管网提灌的植物净化设施及鱼塘、藕田等农渔区的动植物来吸收利用城镇下水道及河流中污水的;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及净化水质蓄存土壤的良好效果,高产优质的经济林绿化带及农渔产品还能创造丰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镇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尤其是一种利用动植物吸收利用城镇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净化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多是将富含人粪尿等有机物质的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沉淀、发酵、过滤等技术措施处理后,连同处理达标后的工业废水分别排入河流,最终流入大海;不仅造成有机肥料及淡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严重污染着水源。而生活用水及绿化带浇灌则多是抽取地下水,直接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表干旱缺水,已给不少城镇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现今比较先进的办法是将可燃垃圾用于热电厂发电,变废为宝,值得倡导;若能将富含有机物质的剩余垃圾堆沤成肥,归还绿化带及农田,那就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简便可行、经济实用的采用动植物吸收利用城镇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净化设施,它能有效净化水质,并蓄存于土壤。

一种动植物吸收利用城镇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净化设施,包括:一至多套全自动无塔供水器连接地埋渗灌管网提灌的植物净化设施,一至多套下水道、贮水池及河流排水处理设施,一至多套动植物净化设施等构成;所述全自动无塔供水器连接地埋渗灌管网提灌的植物净化设施,是指由全自动无塔供水器抽取城镇污水或河水井水等水源,通过地埋渗灌管网渗灌土壤来满足其上地表所栽果树花草经济林绿化带所需水分和养分的,经堆沤成肥的生活垃圾则可施用于栽树坑内及耕作层;所述下水道、贮水池及河流排水处理设施是指由下水支道、贮水池、污水处理厂、下水干道、城区露天硬化河床、城郊露天硬化河床及引水灌溉渠道等构成;所述动植物净化设施是指城郊河床两岸由近及远的农渔田和露天河床内所养鱼类动物及所栽培莲藕类植物等组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城镇污水下水支道或干道以外绿化带空闲地挖坑筑池修建贮水池,在贮水池周边地面上根据绿化带植物需水量大小装配一至多套全自动无塔供水器,在预定深度(通常离地面约60厘米)底层地面上铺放一至两层已粘合好缝隙(如用电熨斗加热粘合或用专用胶合剂粘合等)的节水阻漏抗老化塑料薄膜层,逐段铺膜覆土适当厚度(通常约30厘米)后摊平土层,放置前端预先装有阀门的进水管口、后端预先装有阀门的出水管口,且已组装好的渗灌管网供水设施,而后覆土适当厚度(约30厘米)后整平地面,即可按合适距离(一般约4-6米)拉线挖坑割膜栽植一棵核桃树、枣树、梨树、杏树等主干形高株果树,两株中间挖坑割膜栽植一棵石榴树、樱桃树、桃树等主干型低株果树,果树下方纵向密植各色茶树、韭菜、花草等矮株植物;逐段栽植完毕后,则可把渗灌管网的进水管口安装在无塔供水器装有阀门的出水管口上,推上电源开关,水泵压力控制器通电工作,潜水泵启动出水,通过装有单向阀的进水管进入贮水罐,之后从装有阀门的出水管口进入渗灌管网的进水管口,经渗灌管网塑料管下部所设渗水孔浸润土壤,富余水分经渗灌管流向装有阀门的出水管口;出水管口则可加装长软管以便拉管逐坑浇灌新栽果树花草经济林绿化带;待浇足水分后,则可关闭电源开关,以防供水器压力表压力下降后,水泵压力控制器自动通电工作,潜水泵启动出水,造成栽植层土壤积水过多,不利植物生长;为防污水浓度过高,长期浇灌出现“烧根”现象,则可联合加装另一套全自动无塔供水器和装有阀门的出水管,汲取井水,以便一浊一清两水轮换浇灌或两水混浇稀释污水浓度,促进植物生长。经过下水支道附近贮水池所设全自动无塔供水器连接地埋渗灌管网提灌的植物净化设施消耗污水后,富余污水则经下水支道流入污水处理厂;如遇大量降雨则可开启下水支道所设分流闸门,使雨水直接排入河流,而流入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污水经沉淀、发酵、过滤等技术措施处理后,则可排入河流;城区露天硬化河床则可隔段建坝装闸蓄水(水深80厘米以下为宜),并预先在河底覆土适当厚度(通常约30-50厘米),以便栽植莲藕等经济作物,还可不需投饵生态养殖鱼(如泥鳅、黄鳝等)鳖虾蟹等水生动物,以便综合吸收利用水中养分净化水质;经过初步净化的污水流入后设装闸蓄水坝前向外引水渠后,污水则可穿过沿河大堤依次进入鱼莲混养鱼塘、莲藕田、稻田、菜田,穿流高台养殖区后,富余水分流入果园农田等需水灌溉区,以便重复利用城镇污水中的水分及养分,达到净化水质蓄存土壤之良好效果;如污水养分过高,则可抽取井水稀释鱼塘;坝前富余污水经蓄水坝流入城郊露天硬化河床,河床两侧浅水区覆土适当厚度(通常为30-50厘米),保持适当水深(通常80厘米以下),以便栽种莲藕等绿色植物,河床中间深水区则可不需投饵生态养殖鱼类等水生动物;此后河流每隔适当距离即可装闸设坝蓄水及坝前引水渠养殖鱼类等动物及莲藕类等植物;如此经过动植物多次重复吸收利用水分及养分,而使污水得到充分利用和水质净化,最后富余河水流入大海;为节水省工,稻田、菜田、果园农田也可采用全自动无塔供水器连接地埋渗灌管网提灌的植物净化设施;河床两岸则可将无塔供水器的潜水泵直接放入河水中吸取污水,以利两岸绿化带浇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彦民,未经吴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6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