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签二次注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06845.2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和;林万金;黄清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多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B29C45/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签 二次 注塑 方法 | ||
1.一种标签二次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需使用定位模具;所述定位模具包括上模具板和下模具板;所述下模具板的顶部形成有标签载体定位槽,所述上模具板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标签载体定位槽相配合的注塑凹槽,所述上模具板的顶部通过进料流道与标签载体定位槽相连通;所述标签载体定位槽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动定位销机构,标签载体定位槽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活动定位销机构;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模具板与下模具板分开,将装载有电子元器件的标签载体放置到标签载体定位槽内,并通过第一活动定位销机构和第二活动定位销机构将标签载体定位在标签载体定位槽内;
将上模具板与下模具板合模固定,通过进料流道往标签载体定位槽和注塑凹槽内注入熔融的塑料流体;在塑料流体不断注入至标签载体定位槽和注塑凹槽的过程中,第一活动定位销机构和第二活动定位销机构在塑料流体的挤压力作用下往外退出并与标签载体分离,塑料流体将第一活动定位销机构和第二活动定位销机构与标签载体之间的间隙填满,使标签载体的周围被塑料流体完全包围;
当塑料流体在标签载体的外部成型成塑料包覆外壳后,将上模具板与下模具板脱模分开,即获得具有塑料包覆外壳的电子标签;
所述第一活动定位销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块、第一固定块、至少一第一固定销钉和至少一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前端向前延伸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销轴,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后端向内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销钉插入孔;所述第一定位销轴的前端形成有半径减缩的第一锥部;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前端向内开设有至少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后端向内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销钉装配孔,所述第一销钉装配孔通过第二销钉插入孔与第一滑槽相连通;
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前端伸入至所述标签载体定位槽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后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装配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部,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底壁,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后端;所述第一固定销钉固定安装于第一销钉装配孔内,且所述第一固定销钉的第一钉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销钉插入孔和第一弹簧并伸入至第一销钉插入孔内,第一钉体的末端与第一销钉插入孔的内底壁之间留有第一活动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二次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设置在标签载体定位槽四个边角处的销柱在塑料包覆外壳的四个边角形成安装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签二次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设置在注塑凹槽四个边角处的第一凸起部在塑料包覆外壳的四个边角形成第一凹陷部;通过设置在注塑凹槽中部的第二凸起部在塑料包覆外壳的中部形成第二凹陷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二次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上模具板与下模具板合模固定具体包括:
将上模具板盖在下模具板的顶部,使上模具板底部的限位凸块插入到下模具板顶部的限位凹槽;通过上模具板四个边角处的第一定位通孔和下模具板四个边角处的第二定位通孔将下模具板与上模具板锁紧固定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二次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安装槽和第一滑动块安装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槽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安装槽与所述标签载体定位槽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滑动块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块安装槽内;
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槽向外延伸至所述下模具板一侧的端部,且第一固定块安装槽的两侧槽壁向内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多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多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68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