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6695.5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曹闯;华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50 | 分类号: | C09J7/50;C09J7/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39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亚克力胶黏 材料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层结构,包括PET基材,PET基材上面设置有上亚克力发泡体,上亚克力发泡体上面设置有第二步亚克力胶粘剂,PET基材下面设置有第一步亚克力胶粘剂,第一步亚克力胶粘剂设置在PEK离型纸上。PET基材和第一步亚克力胶粘剂之间设置有下亚克力发泡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层结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亚克力PET双面胶抗冲击性能较差的问题,同时能够解决常规泡棉内聚较差的技术门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产品永久固定与粘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化的加速,催生出用胶黏材料来取代螺丝和卡扣等工业制品的装备和固定。特别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胶黏材料解决了其近60%的粘接功能,尤其是在显示边框的装备和固定上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边框固定的胶带多以PET,泡棉为基材的双面胶带和亚克力发泡体的无基材双面胶带为主。PET为基材的双面胶带因PET相对较硬,只能通过不断提高胶粘剂的粘着力来达到良好的粘接作用,但对于各种玻璃显示屏幕无法起到任何的减震和冲击保护作用。泡棉为基材的双面胶有着良好的抗冲击和模切性能,但因泡棉体自身内聚力的问题常规最高在3000gf/inch,其在粘着力方面很难做到3500gf/inch。亚克力发泡体的无基材双面胶带虽然能达到良好的减震和抗冲击功能,但因其没有任何基材作为支撑,模切过程中容易导致溢胶,粘连等异常对于产品排废很是困扰。市面上现有的方案都无法完全满足显示边框装备的固定的全部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亚克力PET双面胶抗冲击性能较差的问题,同时能够解决常规泡棉内聚较差的技术门槛的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层结构,包括PET基材,所述PET基材上面设置有上亚克力发泡体,所述上亚克力发泡体上面设置有第二步亚克力胶粘剂,所述PET基材下面设置有第一步亚克力胶粘剂,所述第一步亚克力胶粘剂设置在PEK离型纸上。
所述PET基材和第一步亚克力胶粘剂之间设置有下亚克力发泡体。
所述PET基材的厚度为9~75um。
所述PEK离型纸的厚度为100~150um。
所述第一步亚克力胶粘剂和第二步亚克力胶粘剂的厚度均为20~125um。
所述上亚克力发泡体和下亚克力发泡体的厚度为50~150um。
一种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层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PET基材进行电晕处理;
S02,将电晕后的PET基材进行单面涂布上亚克力发泡体或者双面分别涂布上亚克力发泡体和下亚克力发泡体;
S03,控制发泡制程,高温下自发泡形成带有高粘着力的抗冲击发泡体层;
S04,将S03中得到的抗冲击发泡体层下表面涂布第一步亚克力胶粘剂,上表面涂布第二步亚克力胶粘剂,形成多层结构的发泡体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
S05,将S04得到的发泡体抗冲击亚克力胶黏材料通过第二步亚克力胶粘剂胶粘在PEK离型纸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6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