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6367.5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树;潘海滨;郑忠宇;邓卓奇;王丽萍;李志诚;曾刚;范朝旭;郭嘉荣;何志存;欧阳舒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31/06;H01R4/3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郭利娜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属于电力维修设备领域。连接装置包括本体和连接端子,连接端子设于本体上,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包括螺母和第一压接片,第一压接片与导线的一端相连,第一压接片上的通孔供第一螺栓穿过,螺母与穿过通孔后的第一螺栓螺接,以实现第一端子与第一待连接件间的电连接;第二端子的容纳通道内设有导线的另一端,容纳通道的侧壁上设有让位孔,紧固件能够穿过让位孔后压接导线,以实现第二端子与第二待连接件间的电连接。上述连接装置不仅简化了连接过程,提高了连接效率,还提高了第一待连接件、第二待连接件与连接装置连接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连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测量用户的用电量时,需要利用导线将电流互感器或/和电压互感器串联在需要测量的线路中。由于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的接线端子包括螺栓,为了实现导线与螺栓的固定相连,需要将导线的一端做成圆环状,套设于螺栓上,且导线的上方设有螺母以压接导线,从而实现导线与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的电连接。接线盒上设有接线孔,导线的另一端设于接线孔内,另一螺栓穿设接线孔后压紧导线,以实现导线与接线盒的电连接,从而将电流互感器或/和电压互感器与接线盒相连。
但上述接线过程复杂,降低了将电流互感器或/和电压互感器接入线路中的连接效率,而且电流互感器或/和电压互感器与接线盒的连接只依靠于螺母、螺栓对导线的抵接,降低了连接的稳固性。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解决了电流互感器或/和电压互感器与接线盒连接效率低下、连接不可靠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连接效率和连接稳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二待连接件,所述第一待连接件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待连接件设有紧固件,包括:
本体,内设有容纳通槽,用于容纳导线;
连接端子,设于所述本体上,包括:
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压接片,所述第一压接片与所述导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压接片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过;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穿过所述通孔后的所述第一螺栓螺接;
第二端子,内设有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内设有所述导线的另一端,所述容纳通道的侧壁上设有让位孔,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让位孔后压接所述导线。
作为上述连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第一勾件;所述第一勾件自所述第一压接片垂直延伸,另一端形成弯勾;所述螺母沿其内侧壁的周向设有环形的让位槽,所述弯勾卡接于所述让位槽的槽壁上。
作为上述连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螺母的周向外侧壁上设有把手。
作为上述连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把手为可折叠件。
作为上述连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端子还包括两个弧形的第二压接片,两个弧形的所述第二压接片的内弧面相对,以形成所述容纳通道;所述第二待连接件还包括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供所述第二端子插入,所述接线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三压接片,所述第二压接片被配置为始终具有靠近所述第三压接片的运动趋势。
作为上述连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待连接件包括两个所述紧固件,所述让位孔与所述紧固件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上述连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压接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第二压接片的所述第一端间形成第一空隙,两个所述第二压接片的所述第二端间形成第二空隙;两个所述第二压接片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隙对称设有弧形让位槽,以形成所述让位孔。
作为上述连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端子还包括勾连机构,所述勾连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6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