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674.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卢艺舟;李克俭;车子;丁朝虹;王思奇;连智颖;张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B65F1/14;B65G1/137;B65G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其中涉及的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所述垃圾桶底部设有RFID标签;所述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包括第一箱体、第一隔板、升降机构及斜坡,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箱体的底部,斜坡设置于第一箱体一侧,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一箱体内并将第一箱体分割为归还区和领取区;归还区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RFID读取器,领取区设有第二传送带、RFID读写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第一RFID读取器与RFID读写器均设置于斜坡上,用于识别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本发明能对餐馆的泔水回收进行有效监管,且回收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酒店、餐馆超过350万家,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数量高达20000吨。由于餐厨泔水产生量大,细菌、酵母菌等活菌含量非常高,极易变质腐败,孳生和招引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污染环境。
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置不当,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例如:直接将餐厨泔水作为生猪的饲料、非法收集利用泔水油等。
如何回收与处理餐厨垃圾,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目前,我国不少城市都开始了餐厨垃圾产业化进程,把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力图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餐厨垃圾回收环节没有监管、餐厨垃圾回收乏力,无法保障城市餐厨垃圾处理企业足够的原料,从而造成不少城市餐厨垃圾产业化由于规模效益不足而经营困难。
本发明旨在对餐馆的餐厨泔水进行监管和有效回收,职能部门通过为餐馆提供免费的泔水桶和免费的回收服务来杜绝餐馆对泔水的不当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餐厨垃圾的回收量来了解餐馆的经营状况,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此外,通过对泔水进行集中的有效的处理也能变废为宝,生产出生物柴油、有机肥等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垃圾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所述垃圾桶底部设有RFID标签;所述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包括第一箱体、第一隔板、升降机构及斜坡,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箱体的底部,斜坡设置于第一箱体一侧,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一箱体内并将第一箱体分割为归还区和领取区;归还区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RFID读取器,领取区设有第二传送带、RFID读写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第一RFID读取器与RFID读写器均设置于斜坡上,用于识别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归还区还设有第一闸门以及第一闸门按钮,领取区还设有第二闸门以及第二闸门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领取区还设有第二RFID读取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泔水回收车,所述泔水回收车包括车辆本体、设置于车辆本体上的第二箱体、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于第二箱体内并将第二箱体分割为回收区和发放区;回收区设有第三传送带,发放区设有第四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第二传送带与第四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另一侧设置有辅助对接传送带,用于与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另一侧设有第一箱门,第二箱体一侧设有第二箱门。
相应的,还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包括:
S1.接收第一RFID读取器读取的设置于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