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防戳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952.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胡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云国 |
主分类号: | E01H1/14 | 分类号: | E01H1/14;B65F1/14;B65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李昆蔚 |
地址: | 654200 云南省曲靖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防戳胎 装置 | ||
1.一种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板(1)、壳体(2)、壳体升降机构(3)、感应探头(7)、磁吸圆筒(4)、动力机构(5)、刮料件(6)和若干滚轮(25),其中,
所述壳体升降机构(3)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方,所述壳体(2)位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在所述壳体升降机构(3)的作用下,所述壳体(2)被拉起或放下;
所述壳体(2)具有中空的废物容纳腔(21),所述壳体(2)的前端开设进料口(22),所述进料口(22)与所述废物容纳腔(21)连通;若干所述滚轮(25)均匀设置于所述壳体(2)的底部;
所述壳体(2)内还固定安装有所述磁吸圆筒(4),所述磁吸圆筒(4)位于所述废物容纳腔(21)的前方,所述磁吸圆筒(4)具有永磁区域(41)和弱磁区域(42),所述弱磁区域(42)靠近所述进料口(22)设置;
所述壳体(2)的前端还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构(5)和感应探头(7),所述感应探头(7)位于所述磁吸圆筒(4)的下方,且所述感应探头(7)与所述动力机构(5)电连接;所述刮料件(6)活动设置于所述磁吸圆筒(4)上,在所述动力机构(5)的作用下,所述刮料件(6)沿所述磁吸圆筒(4)的外圆周方向,于所述永磁区域(41)和所述弱磁区域(42)之间作往复圆周运动;当刮料件(6)刮完后逆时针方向返回时,磁吸圆筒(4)上无铁质尖状物时,刮料件(6)回待定区域(28)待定;若刮料件(6)刮完后,逆时针方向返回时,有铁质尖状物时,感应探头(7)报警开关自动断电,提示有铁质尖状物吸在磁吸圆筒(4)上,待停车后人为取掉,再打开用电开关,刮料件(6)回待定区域(28)待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磁吸圆筒(4)侧面的正反转马达(51)和贯穿所述磁吸圆筒(4)的固定轴承(52),所述固定轴承(52)两端分别活动套设有第一轴承滚轮(53)和第二轴承滚轮(54),所述第一轴承滚轮(53)与所述正反转马达(51)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皮带(5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滚轮(53)的表面还通过第一连接杆(55)与所述刮料件(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轴承滚轮(54)的表面还通过第二连接杆(56)与所述刮料件(6)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滚轮(53)的表面开设有皮带连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1)和所述第二挡板(12)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磁吸圆筒(4)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升降机构(3)包括横向布置于所述安装板(1)上的气缸伸缩杆(31)和位于所述安装板(1)下方的主支撑杆(32),所述主支撑杆(3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可转动连接,所述主支撑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2)的顶部连接;
所述主支撑杆(32)与所述气缸伸缩杆(31)之间通过拉力支撑杆(33)连接,在所述气缸伸缩杆(31)的作用下,所述拉力支撑杆(33)通过所述主支撑杆(32)将所述壳体(2)拉起或放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32)与所述壳体(2)之间还设置有减震弹簧(3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壳体收纳罩(9),所述壳体收纳罩(9)位于所述壳体(2)的转动路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磁吸圆筒(4)上方的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呈弧形体状或者L型体状,所述防护罩(8)的一侧与所述壳体(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8)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止损轮(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容纳腔(21)的侧面还开设有腔门(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戳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容纳腔(21)的内还固定设置有磁铁(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云国,未经胡云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9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