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射线管及X射线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4892.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赖登先;陈健;王宗宝;陆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14 | 分类号: | H01J35/14;H01J35/06;H01J3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成像 系统 | ||
1.一种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管包括:
阴极,所述阴极包括第一聚焦槽(1)、设置在第一聚焦槽(1)的底部的第二聚焦槽(2)、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焦槽(2)中的阴极灯丝(3),所述第一聚焦槽(1)的深度为6.0mm~30mm,所述阴极灯丝(3)凸出于所述第一聚焦槽的底面(11)的部分的高度为0.03mm~0.40mm;
阳极,所述阳极包括散热件(4)和设置在散热件(4)上的阳极靶(5),所述阳极靶(5)与所述第一聚焦槽(1)相对设置,所述X射线管还具有穿过所述阳极靶(5)的虚拟的聚焦轴(6),所述阳极靶(5)与所述聚焦轴(6)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0°~90°;
所述X射线管具有工作状态,当所述X射线管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阴极发射的电子束沿所述聚焦轴(6)所在的直线向所述阳极移动,使得所述电子束与所述阳极靶(5)发生碰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管还具有与所述聚焦轴(5)垂直的虚拟平面,所述第二聚焦槽(2)在所述虚拟平面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地与所述第一聚焦槽的底面(11)在所述虚拟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聚焦槽(1)的底面直径为5.0~50mm;
和/或,所述阴极灯丝(3)的有效长度为3.0mm~12.0mm;
和/或,所述第二聚焦槽(2)的宽度为1.0mm~5.0mm;
和/或,所述阴极到所述阳极靶(5)的距离为8.0mm~30.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聚焦槽(1)的深度为16.0mm~17.5mm;
和/或,所述阴极灯丝(3)凸出于所述第一聚焦槽的底面(11)部分的高度为0.08mm~0.12mm;
和/或,所述第一聚焦槽(1)的底面直径为18.5mm~19.5mm;
和/或,所述阴极灯丝(3)的有效长度为5.5mm~6.5mm;
和/或,所述第二聚焦槽(2)的宽度为2.3mm~2.5mm;
和/或,所述阴极到所述阳极靶(5)的距离为16.0mm~18.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4)具有相对远离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阳极靶(5)设置于所述散热件的第一端部(41),所述第二端部处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部处的横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并且,所述散热件(4)的近所述第二端部处的直径大于所述散热件(4)的远所述第二端部处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4)由金属制成,所述金属包括铜。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靶(5)与所述虚拟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靶角(51),所述靶角(51)的大小为6°~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靶角(51)的大小为11°~15°。
10.一种X射线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管、与所述X射线管相对设置的平板探测器,所述X射线管的聚焦轴(6)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8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