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玻璃生产用窑炉热量回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04590.6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凤阳美居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5/16 | 分类号: | C03B5/16;F27D17/00;F27D1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5 | 代理人: | 李星辰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玻璃 生产 用窑炉 热量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玻璃生产用窑炉热量回收装置,涉及一种玻璃生产装置,由于降温结构通常设置在窑炉内部,在窑炉正常工作时候,会有部分热量随着降温结构的导热管道进行逃逸,造成能量的损失,不便于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所以本申请包括窑炉、导热箱体、进入口、导热管道、纵向移动结构、密封组件和连通导热结构;本申请通过设置有纵向移动结构控制导热管道进行纵向移动,使得在窑炉进行正常工作的时候,热量不会经过导热管道进行传输,从而造成热量的损失;本申请通过设置有密封组件,利用密封组件保证在导热管道从窑炉内部移开的时候,能够保证窑炉顶部进入口的相对密封,进一步保证热量不会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具体是一种高强度玻璃生产用窑炉热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生产时需要用到窑炉将玻璃原料进行融化,固体状态的原料熔融得到玻璃的制作原料,所以窑炉是一个提供热量的装置,当窑炉内部的温度较高时或者当窑炉需要进行冷却的时候,需要进行降温,此时常见的方式是直接利用降温结构进行降温,但是降温结构通常设置在窑炉内部,在窑炉正常工作时候,会有部分热量随着降温结构的导热管道进行逃逸,造成能量的损失,不便于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玻璃生产用窑炉热量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玻璃生产用窑炉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窑炉,还包括
导热箱体,设置在窑炉一端,用于对窑炉内部的热量进行回收和传递;以及
进入口,设置在所述窑炉一端,用于进行热量回收提供通道;
导热管道,滑动设置进入口端,所述导热管道端部呈锥形,用于传导热量;以及
纵向移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导热箱体内部,且所述纵向移动结构输出端设置有导热管道,用于对导热管道的纵向移动提供动力支持;以及
密封组件,设置在窑炉上,用于在未进行热量回收时的窑炉进行密封;以及
连通导热结构,所述连通导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导热管道一端,用于对收集的热量进行传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移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螺杆、固定套和固定板,所述导热箱体内部横向固定有底部安装板和固定板,所述底部安装板上对称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套,所述驱动螺杆另一端和固定板转动连接,相邻固定套质检固定有管道安装板,用于对导热管道的位置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导热结构包括分支传导管、隔热层、固定卡接结构和热量运输结构,所述管道安装板一侧固定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一侧固定有导热管道,所述导热管道上固定有分支传导管,所述底部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卡接结构,用于将热量从分支传导管进行传输,所述固定卡接结构输出端连接热量运输结构,用于将回收来的热量进行运输到工作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卡接结构包括传导凹槽和传导凸块,所述分支传导管的一侧开设有传导凹槽,所述传导凹槽呈三角状凹陷,所述底部安装板上设置有传导凸块,所述传导凸块呈三角状凸起,所述底部安装板、管道安装板为不导热材质,所述传导凸块输出端连接热量运输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量运输结构包括中间连接板和输出导热板,所述传导凸块一侧固定有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通过输出导热板连接,所述输出导热板连接工作输出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放置箱、箱内弹性结构和挡住结构,所述放置箱呈圆周状阵列设置在进入口一周,所述放置箱内部设置有箱内弹性结构,所述箱内弹簧结构输出端设置有挡住结构,所述挡住结构用于对窑炉内部的热量进行遮挡,所述箱内弹性结构用于将挡住结构进行收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凤阳美居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凤阳美居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