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纯净耐热不锈圆钢及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3682.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良工精密合金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52;C22C38/58;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净 耐热 不锈 圆钢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纯净耐热不锈圆钢,化学组成比按重量比计包含C:0.040~0.045,Si:0.31~0.37,Mn:1.1~1.7,P:0.015~0.019,S≤0.004,Cr:16.3~17.4,Ni:11.72~12.35,Mo:2.38~2.57,Cu≤0.050,N≤0.055,V≤0.038,Al:0.013~0.021,Co≤0.04,Se<0.0005,余量为Fe及杂质,其中五害元素(As+Sb+Bi+Sn+Pb)总和≤0.015。还提出一项所述的超纯净耐热不锈圆钢的制造工艺,冶炼、AOD精炼、电渣重熔、锻造、热处理、机加工、探伤、性能检测(金相、冲击、拉伸、高温持久、蠕变)。其能减少硫元素的同时,降低锰元素的含量,将锰元素保持在合理的范畴内。晶粒度按照GB/T6394规范,平均晶粒度为4‑6级,铁素体按照GB/T13305规范,铁素体含量不大于0.5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制造领域,具体涉及超纯净耐热不锈圆钢及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铁水中的S元素,多来源于矿石和焦炭,S元素会降低圆钢的热塑性,导致圆钢产生热脆现象。
锰钢作为调合S元素,形成MnS,削弱S元素造成的热脆现象,是有益元素。
但是锰元素过多,容易降低圆钢的抗腐蚀能力和回火脆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超纯净耐热不锈圆钢及制造工艺,其能减少硫元素的同时,降低锰元素的含量,将锰元素保持在合理的范畴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超纯净耐热不锈圆钢,化学组成比按重量比计包含C:0.040~0.045,Si:0.31~0.37,Mn:1.1~1.7,P:0.015~0.019,S≤ 0.004,Cr:16.3~17.4,Ni:11.72~12.35,Mo:2.38~2.57,Cu≤0.050,N≤0.055, V≤0.038,Al:0.013~0.021,Co≤0.04,Se<0.0005,余量为Fe及杂质。
进一步地,圆钢的650℃以下抗拉强度≥350MPa,圆钢的23℃抗拉强度≥540MPa,布氏硬度≥145HBW,23℃冲击功≥390J。
进一步地,化学组成比按重量比计含有:C:0.043,Si:0.34;Mn:1.10,P:0.018, S:0.0027,Cr:17.21,Ni:12.23,Mo:2.56,Cu:0.05,N:0.053,V:0.035,Al: 0.015,Co:0.033,Se<0.0005。
还提出一种超纯净耐热不锈圆钢的制造工艺,包括冶炼、AOD精炼、电渣重熔、锻造、热处理、机加工、探伤、性能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炉铁水中,加入Mn,Mn用于去除铁水中的S,再混合FeO、Fe2O3粉末,用氮气吹入到铁水中,FeO、Fe2O3粉末用于降低铁水中Mn含量,直至符合圆钢要求;
(2)在铁水中加入Cr,在通入氮气的同时,向铁水中吹入氧气;
(3)模铸成圆钢;
(4)将圆钢通电产生的电阻热;
(5)将圆钢加热到1600℃,用4℃的水快速冷却;
(6)再将圆钢加热到900℃,保持圆钢50分钟以上900℃,然后将圆钢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7)用氩气包裹圆钢,将圆钢加热到120℃,在120℃下保温2小时以上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有益效果:通过Mn来降低铁水中S元素,但是Mn元素会过量,通过FeO、Fe2O3 粉末来氧化多余的Mn元素,减少了Mn元素提高了圆钢的抗腐蚀性,避免了回火脆性。
Cr元素随氮气通入到铁水中,可以避免Cr氧化,Cr元素可以提高圆钢的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良工精密合金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良工精密合金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