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机模组和激光投影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3588.7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杜玉楠;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3B21/20;G02B27/14;G03B21/00;H04N9/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激光 投影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机模组和激光投影设备,属于激光投影及激光光源领域。所述光机模组包括:光源组件、棱镜组件、光阀组件以及镜头组件的光机模组,其中,光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光阀,棱镜组件包括光源入光面、棱镜出光面以及与至少两个光阀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光阀入光面,棱镜组件可以通过一个光源入光面接收至少两束入射光,以将每个光阀对应的入射光分别导向对应的光阀,并且可以将每个光阀输出的光束导向一个棱镜出光面,并射向镜头组件,该棱镜组件结构较小,能够缩小光机模组的体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光机模组的尺寸较大的体积的问题,达到了缩小光机模组的体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投影及激光光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机模组和激光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投影技术是市场上的一种新型的投影技术,激光光源的主要优势就是亮度高,色彩鲜艳,能耗低,寿命长且体积小,使得激光投影技术具有画面对比度高,成像清晰的特点,因此激光投影技术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的发展方向。随着投影机技术及市场的发展,为了使用户在白天使用投影机时也能体验到更佳的观影享受,需要更高亮度的投影机,则需要使用多光阀系统。
一种光机模组,用于激光显示投影设备,具有光源组件、多个棱镜组件、镜头以及多个光阀,光源组件发出光束,光束出射至多个棱镜组件,多个棱镜组件分别接收光束后出射光束至多个光阀,多个光阀对光束处理后出射光束至棱镜组件,光束经棱镜组件射出后,入射至镜头。
但是,上述光机模组中,多个棱镜组件导致光机模组的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机模组和激光投影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机模组,所述光机模组包括:光源组件、棱镜组件、光阀组件以及镜头组件;
所述光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光阀;
所述棱镜组件包括:光源入光面、棱镜出光面以及与所述至少两个光阀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光阀入光面,每个所述光阀位于对应的光阀入光面外,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棱镜出光面外,所述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光源入光面外;
所述光源组件用于向所述光源入光面提供与所述至少两个光阀一一对应的至少两束入射光,所述棱镜组件用于将每个光阀对应的入射光分别导向对应的光阀;
所述光阀用于将接收到的光束处理后输出至对应的光阀入光面,所述棱镜组件用于将光阀输出的光束导向所述棱镜出光面,并射向所述镜头组件。
可选地,所述棱镜组件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
所述第一棱镜由所述光源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光阀中的第一光阀对应的第一光阀入光面围成,所述第二棱镜由所述出光面、第一入光面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光阀中的第二光阀对应的第二光阀入光面围成,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一入光面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棱镜组件还包括楔形棱镜,所述楔形棱镜由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以及底面围成,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一入光面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楔形棱镜的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一出光面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可选地,所述楔形棱镜的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一出光面贴合,所述楔形棱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棱镜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楔形棱镜的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一入光面贴合,所述楔形棱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棱镜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棱镜为等腰直角棱镜,所述棱镜出光面和第二光阀入光面互相垂直;
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一光阀入光面与所述第二棱镜的棱镜出光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用增程器系统台架能耗确认方法
- 下一篇:铣床工作台及其定位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