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882.6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歌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Q11/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倍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5 | 代理人: | 徐明双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边 零件 数控 机床 方法 | ||
1.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包括加工台(1)、铣面送气组件(5)和控流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台(2),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铣刀(3),所述固定座(4)的内壁与铣面送气组件(5)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4)的底端与控流组件(6)的顶端固定安装;
所述铣面送气组件(5)包括置物腔(501)和半球顶杆(509),所述置物腔(5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杆(502),所述伸缩杆(50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503),所述伸缩杆(5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504),所述活动板(50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凸盘(506),所述凸盘(506)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卡块(505),所述活动板(504)的底端卡接有压轮(507),所述活动板(50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环形连接杆(508);
所述控流组件(6)包括有凸头(601)和节杆(607),所述凸头(6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卷簧(602),所述卷簧(60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搭板(603),所述搭板(603)的底部背面固定安装有弯齿杆(604),所述弯齿杆(60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座(605),所述弯齿杆(604)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半齿座(606),所述节杆(607)的左侧铰接有弧板(608),所述凸头(601)的内壁开设有气孔(6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顶杆(509)由锲形块(5091)、斜口槽(5092)以及气管(5093)组成,所述半球顶杆(509)的底端与锲形块(5091)的顶端固定安装,所述锲形块(5091)的外壁与斜口槽(5092)的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05)的外壁与置物腔(50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环形连接杆(508)的外壁与半球顶杆(509)的外壁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杆(508)的外壁与置物腔(50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压轮(507)的外壁与加工台(1)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铣刀(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5093)的外壁与固定座(4)的内壁固定安装,且气管(509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半球顶杆(509)的外壁与斜口槽(5092)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02)、活动板(504)、凸盘(506)以及压轮(5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伸缩杆(502)、活动板(504)、凸盘(506)以及压轮(507)以固定座(4)的垂直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凸头(601)的顶端固定安装,所述搭板(603)的外壁与凸头(601)的内壁活动连接,限位座(605)的背面与凸头(601)的内壁固定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609)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弧板(608)的外壁与凸头(60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半齿座(60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定滑轮,且定滑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钢绳,所述钢绳的底端与节杆(607)的正面固定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多边轴零件用的数控车铣机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给电机以及气泵通电,使得电机输出轴带动着铣刀(3)以转速为800-1200r/min加工加工件表面,起初压轮(507)与加工件接触;
S2、随着铣刀(3)铣出凹槽使得铣刀(3)与压轮(507)出现高度差,此时的压轮(507)受到挤压带动着活动板(507)在凸盘(506)以及卡块(505)的协助下开始移动;
S3、紧接着活动板(504)的移动一方面挤压压缩弹簧(503)使得伸缩杆(502)缩进,另一方面配合着环形连接杆(508)带动着半球顶杆(509)移动;
S4、半球顶杆(509)的移动带动着锲形块(5091)沿着斜口槽(5092)的内壁移动,随着气泵工作依靠气管(5093)吹气,鉴于斜口槽(5092)与锲形块(5091)出现间隙使得气体进入控流组件(6);
S5、铣刀(3)的持续进入加工件,使得斜口槽(5092)与锲形块(5091)的间隙逐渐增大,间隙的增大使得气流增大,逐步吹动搭板(603)转动,搭板(603)的转动配合着限位座(605)带动着弯齿杆(604)转动;
S6、弯齿杆(604)的转动带动着半齿座(606)的转动配合着定滑轮以及钢绳拉伸节杆(607)转动,节杆(607)的转动带动着弧板(608)沿着凸头(601)的内壁移动,最终气孔(609)通气间距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歌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歌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8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