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膜医用防护服压胶及缝合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2752.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启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4 | 分类号: | A41H43/04;B29D99/00 |
代理公司: | 盐城海纳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3 | 代理人: | 解亚娇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医用 防护服 缝合 工艺 | ||
本申请公开了纳米膜医用防护服压胶及缝合工艺,所述涤纶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防护服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放置在水里进行浸泡,先进行清洗,然后通过热风机进行预烘干,最后布料可以进行风干;将风干好的布料进行裁剪,裁剪出防护服各部位的布料后,然后去除布料的裁剪除毛边;将各部位的所需的布料通过胶带连接,然后将布料之间进行缝合成防护服各部件;对防护服各部件的缝合处进行压胶处理,通过压胶机对缝合处使用压胶条进行处理。本申请操作简单,可以提高防护服的压胶以及缝合成品的合格率,而且可以根据防护服各部件的厚度进行调节压胶的温度和速率,便于提高防护服的质量,避免封口处出现泄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领域,尤其是纳米膜医用防护服压胶及缝合工艺。
背景技术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在进行防护服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压胶工艺不过关导致封口出现破裂以及泄漏的情况,而且一般的生产加工工艺没有考虑防护服的厚度,导致压胶工艺不过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纳米膜医用防护服压胶及缝合工艺。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纳米膜医用防护服压胶及缝合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服压胶缝合不过关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纳米膜医用防护服压胶及缝合工艺,所述涤纶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防护服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放置在水里进行浸泡,先进行清洗,然后通过热风机进行预烘干,最后布料可以进行风干;
(2)将风干好的布料进行裁剪,裁剪出防护服各部位的布料后,然后去除布料的裁剪除毛边;
(3)将各部位的所需的布料通过胶带连接,然后将布料之间进行缝合成防护服各部件;
(4)对防护服各部件的缝合处进行压胶处理,通过压胶机对缝合处使用压胶条进行处理;
(5)将完成好的防护服各部件进行缝合,然后通过压胶机通过压胶轮进行压胶处理;
(6)对成品的边角进行修剪,去除多余线条和毛边,然后对成品进行清洗烘干,最后对其抽样检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将防护服制作中所需的各种材料以及布料浸泡在清水中,然后对其进行清洗,通过热风机烘干3-5分钟,然后将布料进行风干24-36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将风干好的布料通过裁剪装置进行裁剪,根据防护服的尺寸以及各部位形状裁剪出所需布料尺寸,然后对布料进行除毛边,将布料快速擦过加热过的金属表面,将布料来回平擦3-4次,可以去除表面的毛絮和毛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将连接的胶带放置在两个布料之间,然后将布料进行粘合,通过压辊对其表面进行来回挤压3-5次,对一些胶浆可以进行加热到300度以上然后再进行挤压粘合,最后将防护服一些部位的物料进行缝合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将防护服各部件放置在压胶机表面,当各部件使用的布料厚度不同时,压胶机的温度和速度也不同,在进行压胶处理时,先进行加热到指定温度后再进行压胶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防护服部件厚度为2层时,压胶温度为180度,压胶速度为8m/min;当厚度为3层时,压胶温度为200度,压胶速度为7.5m/min;当厚度为4层时,压胶温度为220度,压胶速度为7m/min;当厚度大于等于5层时,压胶温度为240-320度,压胶速度为5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启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启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2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