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纤维门扇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1830.7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纳;都军;马新元;李儒光;刘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日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珠海采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18 | 分类号: | B27M3/18;B27N3/12;B27N3/28;B27N3/18;B27N1/02;E06B3/70;E06B5/16;E06B5/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翟超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门扇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纤维门扇及其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针叶树木材、胶黏剂和防水剂;2)将针叶树木材切制成短切纤维,并经筛网过滤,且进行干燥;3)胶黏剂和防水剂与2)所得的干燥后的短切纤维混合,形成混合材料;4)将所述混合材料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剪切、挤压,并通过定型模水冷却成型,形成门板基材;5)将所述门板基材切割至预设尺寸;6)将切割后的门板基材填充至预设的LVL骨架中,且加压形成木纤维门扇。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步骤简约和广泛取材适用优点,同时有效解决了门体易腐烂,受潮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纤维门扇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材料广泛地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但是,现有的门板基材多为密度板或者实木,它们不环保,基材易腐烂,受潮变形,使用环境有局限性;容易虫 蛀;而且,现有门板基材工艺复杂,多为人工操作;后期保养较复杂,容易开裂,膨胀, 变形。
CN111978754A公开了一种竹木纤维门板的生产方法,采用聚氯乙烯树脂、碳酸钙和 竹木作为原材料并混合,对门板基材覆膜或双重固定UV胶,制得竹木纤维门板,具有 防水、防潮、防虫、防白蚁,高环保性、无污染、无公害、可循环利用,不龟裂、不膨 胀、不变形,无需维修与养护的特点。但是竹木相对于木材具有获取原材料的地域限制 性,竹木不能单独用作门体材料,在复合加工过程中工序更多成本更高。
因此亟待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步骤简约和广泛取材适用的门体制备工艺来解决易腐 烂,受潮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木纤维门扇及其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针叶树木材、胶黏剂和防水剂;
2)将针叶树木材切制成短切纤维,并经筛网过滤,且进行干燥;
3)胶黏剂和防水剂与2)所得的干燥后的短切纤维混合,形成混合材料;
4)将所述混合材料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剪切、挤压,并通过定型模水冷却成型,形成门板基材;
5)将所述门板基材切割至预设尺寸;
6)将切割后的门板基材填充至预设的LVL骨架中,且加压形成木纤维门扇。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作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7)将步骤5)得到的门板基材进行定厚、雕刻及门扇磨砂。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然后将步骤4)中的门板基材置于压力机设备中进行覆膜成型,或者门板基材的底面双重固定UV胶,并在紫外线灯管中烘 烤成型,即可制得带保护膜层的门板基材。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6)还包括在所述门板基材的板面再次喷涂水性胶黏剂和防水剂。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双螺杆挤出机的主机转速为20-30r/pm。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覆膜成型的条件:温度为190℃、施压为6kg的压力机设备中进行90秒覆膜成型。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烤成型的具体条件为:在500℃的紫外线灯管中烤1分钟成型。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水性胶黏剂为聚乙烯醇类水性胶黏剂、乙烯乙 酸酯类水性胶黏剂、丙烯酸类水性胶黏剂、聚氨酯类水性胶黏剂和环氧水性胶黏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门板基材覆膜采用木皮贴面、PVC覆膜或者PVE 覆膜。
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纤维门扇,由上述的制作工艺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日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珠海采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日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珠海采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