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夹紧滑橇支点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01637.3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朴永灿;魏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刘文康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紧 支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夹紧滑橇支点,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滑撬框架组件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的一侧呈悬浮状态,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框架组件的下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框架组件的内部下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框架组件的内部上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且滑动连接有旋转拐臂,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且滑动连接有偏心锁紧销,本发明,偏心锁紧销顶部偏心头及框架包括的上支撑板与车身紧密结合,从而避免了偏心锁紧销顶部偏心头及框架包括的上支撑板与车身接触面被泳上电泳漆,避免了车身与滑橇支点的虚接打火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撬支点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可夹紧滑橇支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规模的汽车工厂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电泳工艺多采用滑橇输送系统,底漆滑橇通过支点与白车身联结,由于车身在前处理电泳槽液中要做前后摆动,车身在出入槽、摆动过程及在槽液行进过程中受到浮力及液体的阻力,车身会发生漂浮易与滑橇脱离,滑橇支点均设计成偏心销锁紧形式。但是,为保证锁紧过程的顺畅,同时为适应不用的共线车型,偏心销锁紧后与车身底板之间设计有1~2mm间隙。由此导致两个问题:
一、由于滑橇支点与车身未完全贴合,导致生产一段时间后滑橇支点与车身的接触面会被泳上电泳漆从而影响导电性,使通过车身的电流不稳定,影响车身电泳漆膜质量。
二、由于滑橇支点与车身间存在间隙,导致特殊情况下车身与滑橇支点虚接,车身与滑橇支点会产生放电打火,严重时会导致车身底板被击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夹紧滑橇支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产品在生产一段时间后滑橇支点与车身的接触面会被泳上电泳漆从而影响导电性,使通过车身的电流不稳定,影响车身电泳漆膜质量及导致特殊情况下车身与滑橇支点虚接,车身与滑橇支点会产生放电打火,严重时会导致车身底板被击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夹紧滑橇支点,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滑撬框架组件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的一侧呈悬浮状态,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框架组件的下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框架组件的内部下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框架组件的内部上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且滑动连接有旋转拐臂,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且滑动连接有偏心锁紧销,所述旋转拐臂的顶端设有盲孔,所述偏心锁紧销的底端伸入盲孔内且通过连接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通孔内滑动连接有随动滑套,所述框架组件的侧壁设有限制随动滑套转动的限位组件,所述偏心锁紧销的顶端贯穿随动滑套且与随动滑套转动连接,所述偏心锁紧销的顶部偏心头与框架组件的外部上表面之间用于夹持车身底板,所述支撑块的侧壁设有定位旋转拐臂转动位置的夹持组件,所述偏心锁紧销的侧壁且位于安装板的下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入有控制销的一端,所述控制销通过连接销与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通过垫块依次固定连接有异形弹片和异形托板,所述异形弹片与异形托板之间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高度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降低,所述控制销的侧壁滑动连接在滑道内。
优选的,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上支撑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挡板的顶端上。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夹板,两夹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块的两侧壁上,所述夹板与支撑块之间夹持有若干个限位弹丝,所述旋转拐臂的截面呈方形状,所述旋转拐臂设置在两侧的若干个限位弹丝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滑块,一侧的所述挡板的侧壁上部设有滑口,所述限位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随动滑套的外侧壁上,所述限位滑块的侧壁滑动连接在滑口内。
优选的,所述随动滑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隔套,所述偏心锁紧销贯穿隔套且与隔套转动连接,所述隔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卡簧,所述偏心锁紧销的侧壁设有环形槽,所述卡簧套接且转动连接在环形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1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修门店的客户识别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振荡器电路和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