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00533.0 | 申请日: | 202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刘祥景 |
| 地址: | 新加坡珊顿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用 域名解析 方法 装置 设备 机器 可读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所述的方法包括:接收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域名信息和可用区信息;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在域名、可用区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对应的目标IP地址;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对应的目标IP地址进行返回。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域名解析的繁琐度,进而能够提高域名解析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方法、一种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装置、一种设备和一种机器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AZ(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是一区域内,电力互相独立或网络互相独立的物理区域,在同一区域内可用区与可用区之间内网互通,可用区之间能做到故障隔离。
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是经由私网DNS(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把域名转换成可用区对应的IP地址的技术。
参照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一种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系统的示意,其具体包括:控制台101、递归DNS102、BIND(伯克利网络域名,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103和权威DNS104。其中,控制台101向权威DNS104发送解析配置,该解析配置用于将域名指向IP(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地址;由于一个域名可能在多个AZ存在,故通常针对一个域名设置多个域名标识,并生成域名标识与IP地址对应的解析配置记录。控制台101向递归DNS102发送劫持配置,该劫持配置用于绑定域名标识和可用区标识,以确定域名解析请求的转发方向。
在域名解析过程中,递归DNS102接收到的域名解析请求中可以包括:域名信息和可用区信息,如“www.test.com.+AZ1”,递归DNS102根据域名解析请求对于劫持配置的命中情况,确定是否对域名信息进行组包,并向BIND103发送数据包;对应的组包过程具体包括:在域名解析请求命中劫持配置的情况下,针对命中的域名标识,添加预设后缀(如图1中的forward标识)。BIND103根据数据包中是否包含预设后缀,确定转发方向;具体地,若该数据包中包含预设后缀,则向DNS104发送域名解析请求,或者,若该数据包中不包含预设后缀,则向公网递归发送该数据包。DNS104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得到的域名标识,查找解析配置,以得到该域名标识对应的IP地址,该IP地址可以经BIND103返回给递归DNS102。
发明人在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的域名解析需要执行预设后缀对应的组包操作和解包操作,该组包操作具体为:针对命中的域名标识,添加预设后缀,该解包操作具体为:对数据包进行解析,以得到其中的域名标识;上述组包操作和上述解包操作,增加了域名解析的繁琐度,导致域名解析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方法,可以降低域名解析的繁琐度,进而能够提高域名解析效率。
相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装置、一种设备、以及一种机器可读介质,用以保证上述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方法,包括:
接收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域名信息和可用区信息;
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在域名、可用区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对应的目标IP地址;
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对应的目标IP地址进行返回。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用区的域名解析方法,包括:
发送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域名信息和可用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