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语交互用3D手势翻译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837.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6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丰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丰恺 |
主分类号: | G09B21/00 | 分类号: | G09B21/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8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语 交互 手势 翻译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语交互用3D手势翻译器,包括翻译器本体,设置在翻译器本体左侧顶部和底部的辅助器,所述翻译器本体和辅助器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翻译器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拉动辅助器翻转的结构,用于拉动辅助器翻转的结构是设置在把手内部的牵引绳。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可以翻转的辅助器配合翻译器本体对手势进行观察,能够进一步提高手势翻译的准确度,而旋转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拉动辅助器进行翻转,降低翻译器本体的操作难度,解决了现有3D手势翻译器操作方式较为复杂而且识别准确度较差,无法保证紧急情况下翻译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语交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语交互用3D手势翻译器。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聋哑人与他人进行交互,部分3D手势翻译器能够对手语进行翻译,但是现有3D手势翻译器操作方式较为复杂而且识别准确度较差,无法保证紧急情况下的翻译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语交互用3D手势翻译器,具备便于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3D手势翻译器操作方式较为复杂而且识别准确度较差,无法保证紧急情况下翻译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语交互用3D手势翻译器,包括翻译器本体;
设置在翻译器本体左侧顶部和底部的辅助器;
所述翻译器本体和辅助器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翻译器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拉动辅助器翻转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用于拉动辅助器翻转的结构是设置在把手内部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顶端与底端均延伸至辅助器的外侧并与辅助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牵引绳的表面套设有位于把手内部的胶套,所述胶套的材质为橡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套设在销轴表面的扭簧,所述扭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翻译器本体和辅助器的表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翻译器本体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胶块,所述胶块远离翻译器本体的一侧与辅助器的表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翻译器本体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套设在牵引绳的表面并与牵引绳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可以翻转的辅助器配合翻译器本体对手势进行观察,能够进一步提高手势翻译的准确度,而旋转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拉动辅助器进行翻转,降低翻译器本体的操作难度,解决了现有3D手势翻译器操作方式较为复杂而且识别准确度较差,无法保证紧急情况下翻译效果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牵引绳,能够便于使用者对两个辅助器进行同步拉扯,降低旋转结构的整体复杂性,减少制造成本。
3、本发明通过设置胶套,能够提高翻译器本体的安全性,避免使用者被纤细的牵引绳划伤。
4、本发明通过设置扭簧,能够对连接块进行支撑,使辅助器具备复位的效果,节省使用者往复推动辅助器进行翻转的操作步骤。
5、本发明通过设置胶块,能够减少辅助器复位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辅助器和翻译器本体发生干性碰撞。
6、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架,能够对牵引绳进行支撑,保持牵引绳与辅助器的牵引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丰恺,未经刘丰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