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8655.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华;刘潘勤;杨志涛;赵浩杰;苗长瑞;孙笑春;刘刚;张庚;尹召龙;李一正;冯乐乐;王思凯;黄鑫;付新月;黄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5/10 | 分类号: | C02F5/10;B01J13/02;B01J13/14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4 | 代理人: | 钟国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释型 聚乙烯醇 固体 微球阻垢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包括作为骨架的颗粒,以及作为阻垢活性成分的吸附在所述骨架上的聚环氧琥珀酸;所述骨架的材料为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交联物;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将油溶性乳化剂溶于与水不互溶的溶剂,得到油相;
将聚乙烯醇溶于水,得到PVA溶液;
将聚环氧琥珀酸溶于水,得到PESA溶液;
先向油相中加入PESA溶液,再加入PVA溶液和戊二醛,调节pH值至3以下,加热反应得到所述的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
所述与水不互溶的溶剂为液体石蜡;
所述油溶性乳化剂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的负载率为25~45 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环氧琥珀酸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40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环氧琥珀酸的多分散性指数为1.15~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的粒径为40~200μm。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油溶性乳化剂溶于与水不互溶的溶剂,得到油相;
将聚乙烯醇溶于水,得到PVA溶液;
将聚环氧琥珀酸溶于水,得到PESA溶液;
先向油相中加入PESA溶液,再加入PVA溶液和戊二醛,调节pH值至3以下,加热反应得到所述的缓释型聚乙烯醇固体微球阻垢剂;
所述与水不互溶的溶剂为液体石蜡;
所述油溶性乳化剂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油相中油溶性乳化剂的浓度为2~3wt%;
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5~2:1;
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质量比为1:0.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油相中油溶性乳化剂的浓度为2.5wt%;
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3:1;
聚乙烯醇与戊二醛的质量比为1:0.6~0.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温度为45~60℃,反应时间为2~6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pH值至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6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