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逃生管道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8044.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龙;田宝华;奚成;李冰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00;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赵道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逃生 管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隧道逃生管道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逃生管道包括若干节首尾相连的逃生管节、连接组件、支撑座和供给管线,逃生管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段,连接组件设于连接段处,用于连接相邻两节逃生管节,支撑座设置于连接组件底部,用于支撑连接组件及逃生管节,且支撑座沿逃生管节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可调节移动装置,供给管线安装于支撑座上并沿逃生管节延伸方向布置,在支撑座内设置有与供给管线相连通的支路管道,支路管道与逃生管节相连通,以用于为逃生人员提供水和空气;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较低成本实现在隧道内施工事故中为逃生人员供养和供水,争取宝贵救援时间,防止险情蔓延酿成二次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快速移动拼装的隧道掌子面施工供给、逃生一体化隧道逃生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隧道施工的规模与难度也越来越大,隧道坍塌事故也不断发生,为此亟需隧道施工时必须设置逃生管道,逃生管道的设置成了隧道施工必备的重要安全措施,用于应对掌子面坍塌和关门事故等突发情况,方便施工人员的逃生。
隧道二衬是指隧道爆破开挖成型后,再利用专门针对隧道用的模板台车,浇灌混凝土,大多隧道二衬呈弧形;掌子面又称礃子面,是坑道施工中的一个术语,即开挖坑道(采煤、采矿或隧道工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工作面。
基于上述描述,以及结合现有隧道逃生管道的技术发现,现有逃生管道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现有逃生管道布置区域为隧道二衬至掌子面之间,即逃生管道应随掌子面的向前施工而不断移动,但现有逃生管道移动及拼装工艺繁琐,涉及到若干管节的拆卸、移动和拼装,其施工工艺的效率直接影响隧道施工功率;二是现有逃生管道均是围绕不同品类逃生功能方面的细化,例如提高逃生管节抗压强度或者安装精度,但是若是发生坍塌事故,现有救援技术无法满足安全施工的前提下,需要争取宝贵救援时间,由于被困人员只能等待救援,在相当程度上严重迟缓了救援速度,而如何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以避免造成险情蔓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逃生管道,有效实现隧道内供高压气和供水线路与逃生管道整合式布置,其一可较低成本实现在隧道内施工事故中为逃生人员供养和供水,争取宝贵救援时间,防止险情蔓延酿成二次事故发生;其二可避免现有各类线路在隧道内采用搬运和拖拽的方式进行移动,存在布置乱、效率低、易损耗等问题;其三结合逃生管道对该类补给线路进行功能性布置整合,可有效提高安装精度及施工效率,能够适用于不同的隧道施工条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隧道逃生管道,所述逃生管道包括:
若干节首尾相连的逃生管节,所述逃生管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段;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段处,用于连接相邻两节所述逃生管节;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底部,用于支撑所述连接组件及逃生管节,且支撑座沿所述逃生管节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可调节移动装置;
供给管线,所述供给管线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并沿所述逃生管节延伸方向布置,在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与所述供给管线相连通的支路管道,所述支路管道与所述逃生管节相连通,以用于为逃生人员提供水和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