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共享的混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705.3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2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尚鑫;朱明甫;马传琦;李青修;武志强;赵文俊;段崇;陈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025;H04L9/40;G06F16/215;G06F16/242;G06N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财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7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可视化 共享 混合 系统 | ||
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共享的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可视化系统和数据共享系统;所述的系统的数据来源于通过传感器安装装置部署的物联网传感器。所述的数据终端包括数据保留区和数据共享区,同等级数据终端之间共享两个数据保留区和数据共享区的数据;本发明通过对各区域内的数据传入到神经网络中计算,得到该区域内优先展示可视化数据,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内了解数据分布和监控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共享的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发展的更完善,例如智慧城市、智慧矿山、智慧农业等。随着5G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也正在为人们提供高效的网络监控服务。
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中,为了监控城市绿化水平、规模及绿化效果,可以通过在城市绿化区域安装传感器,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进一步提高智慧城市绿化的规划问题,而如何有效的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并且对不同局域内的数据进行共享,成为当前的一个严峻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共享的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可视化系统和数据共享系统;所述的系统的数据来源于通过传感器安装装置部署的物联网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可视化系统对目标数据进行可视化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网络采集并上传数据,收集各类需要展示的数据;
步骤S2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过滤空值数据和离群点数据;
步骤S30:基于清洗过的传感网络上传的检测数据进行类别分类、汇总,利用神经网络计算区域内展示优先级;
步骤S40:将数据经过图表生成系统,生成展示数据统计图表,并上传给数据大屏展示。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输入采集数据;
步骤S202:判断数据是否为空值,如果为空值则丢掉该数据;如果不为空值则保留数据;
步骤S203:判断离群点是否超出设定阈值,如果超出阈值则丢掉该值;如果在设定阈值内,则保留数据;
步骤S204:重复上述步骤,知道将所有数据进行清洗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获取数据类型标签;
步骤S302:按数据标签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处理;
步骤S303:根据各区域内的数据经过神经网络计算,得到各区域优先展示数据;
步骤S304:将展示数据发送给大屏展示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共享系统包括一级数据终端和二级数据终端;
数据终端与服务器节点共享数据;服务器节点之间共享数据;
两级数据终端按照地区采集数据要求混合终端配比;
所述的数据终端包括数据保留区和数据共享区,同等级数据终端之间共享两个数据保留区和数据共享区的数据;
一级数据终端将数据共享区的数据与二级数据终端共享;
二级数据终端将保留区和共享区的数据与一级数据终端共享;一级数据终端的数据保留区数据不与二级数据终端共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