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MA线驱动结构及其闭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621.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述伦;计树标;蔡耀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德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5/00;G03B13/36;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a 驱动 结构 及其 闭环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SMA线驱动结构及其闭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属于致动器技术领域。本申请的SMA线驱动结构,包括:静止件;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能够相对所述静止件移动;SMA线,所述SMA线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静止件移动,在所述SMA线的电回路上串联有采样电阻。本申请的SMA线驱动结构,能够通过获取与SMA线串联的采样电阻的电压值来检测活动件相对静止件的移动量。在该SMA线驱动结构的基础上还提出一种闭环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运算过程的计算量小,运算负担小,能够实现对SMA线的快速调整控制,有利于提高SMA线驱动结构的驱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致动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MA线驱动结构及其闭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SMA(Shape Memory Alloy),也即形状记忆合金,具有通电受热收缩等特性,由于其具有收缩力大、体积小且耐用等优点,已渐渐应用为致动器的驱动件,例如智能电子设备中摄像头的对焦和/或防抖装置中。在电子设备中通过处理器改变SMA线的驱动信号使其发生不同程度的应变收缩拉动活动件移动、使活动件带动镜头等元器件运动,最终实现镜头的移动,实现摄像头的对焦、防抖或其他运动。
在镜头移动过程中,例如对焦或防抖运动过程中,一般来说,镜头移动速度的优先级是大于移动精度的优先级,因此,对于SMA线控制的计算速度要求较高,以满足瞬间实现对SMA线应变收缩程度的调整,而这一切计算的前提,需要以检测与SMA线相连接的活动件相对静止件的移动位置为基础。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对于检测与SMA线相连接的活动件相对静止件的移动位置的方式有多种,有采用设置位置传感器的方式来检测,也有测量SMA线的电阻并将其转换为SMA线的应变程度然后再计算活动件相对静止件的移动位置,前者设置位置传感器需要占用一定空间,后者则计算复杂导致处理器的处理速度较慢,影响SMA线的响应速度,不利于实现较快的防抖速度,最终影响光学防抖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SMA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能够通过测量与SMA线串联的采样电阻的电压值来获取活动件相对静止件的位移量。同时,在SMA线驱动结构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出一种SMA线驱动结构的闭环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运算过程的计算量小,运算负担小,能够实现对SMA线的快速调整控制,有利于提高活动件相对静止件的移动速度。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SMA线驱动结构,包括:
静止件;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能够相对所述静止件移动;
至少一个SMA线对,每一所述SMA线对均包括两条在一个自由度上的SMA线,每个所述SMA线对中的两条所述SMA线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静止件在一个自由度内的两个相反方向移动,并且,各所述SMA线能够独立控制;
采样电阻,串联在各所述SMA线对的并联干路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SMA线驱动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SMA线的电特性复杂多变,如此设置,通过在SMA线的电回路上串联采样电阻,并且,保持SMA线两端的电源电压不变,由于电源电压固定不变且采样电阻与SMA线串联,因此,使得SMA线上的应变量与采样电阻的电压值相关,当需要检测SMA线的应变量时,仅需检测采样电阻的电压值再将检测结果简单换算即可,而无需再设置位置传感器,也无需再检测SMA线的电特性,从而节省运算量,有利于提高运算速度,从而实现对SMA线驱动信号做出迅速调整。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SMA线驱动结构的闭环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获取采样电阻在仅与一个SMA线对中的一条SMA线串联时的第一电压值V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德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德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