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CF纤维共混方法及共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6304.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H13/28;D01H13/30;D01H1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cf 纤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纤维共混技术领域中一种BCF纤维共混方法及共混装置,取功能丝的两端分别绕于两个转辊上,通过转辊转动带动功能丝在两个转辊之间移动,功能丝在移动过程中首先经过喷丝处理;移动过程中的功能丝经过喷丝处理后进入冷却器进行冷却定型;移动过程中的功能丝经过冷却定型后进行上色处理;对应的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主动转辊和从动转辊,主动转辊和从动转辊之间设置有喷丝组件、冷却组件和上色组件,功能丝在各组件之间移动,经喷丝处理、冷却定型及上色处理后得到BCF纤维共混制品,对经冷却定型后的BCF纤维共混丝进行上色处理,由于定型后的BCF纤维共混丝表面更加平整,易于均匀上色,最终生产的带色BCF纤维共混丝色彩分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共混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BCF纤维共混方法及共混装置。
背景技术
BCF技术是利用热流体喷射变形加工生产化纤膨体长丝的工艺。现在最广泛采用的是纺丝—拉伸—变形—卷绕的方式加工,具有工艺流程短、投资少、产量高等优点。BCF产品具有膨松性好、三维卷曲成形稳定、手感优良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家用或商用地毯、汽车坐垫、装饰织物等领域。
但传统的BCF纤维共混加工方法,纤维共混后上色不均匀,最终生产的带色BCF纤维存在色彩模糊,不分明的现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提出一种BCF纤维共混方法及共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CF纤维共混方法及共混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BCF纤维共混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功能丝的两端分别绕于两个转辊上,通过转辊转动带动功能丝在两个转辊之间移动,功能丝在移动过程中首先经过喷丝处理,实现功能丝和BCF纤维共混;
步骤2:移动过程中的BCF纤维共混丝经过喷丝处理后进入冷却器进行冷却定型;
步骤3:移动过程中的BCF纤维共混丝经过冷却定型后进行上色处理;
对经冷却定型后的BCF纤维共混丝进行上色处理,由于定型后的BCF纤维共混丝表面更加平整,因此可均匀上色,最终生产的带色BCF纤维共混丝色彩分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BCF纤维共混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主动转辊和从动转辊,所述主动转辊和所述从动转辊的辊面上分别均匀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将辊面分隔成多个卷线区域,多个卷线区域可同时供多条功能丝加工,所述主动转辊和所述从动转辊之间设置有喷丝组件、冷却组件和上色组件,功能丝缠绕于所述从动转辊上,功能丝的自由端依次穿过所述喷丝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上色组件最终固定于所述主动转辊上,通过所述主动转辊转动,带动功能丝在各组件之间移动,经喷丝处理、冷却定型及上色处理后得到BCF纤维共混制品,对经冷却定型后的BCF纤维共混丝进行上色处理,由于定型后的BCF纤维共混丝表面更加平整,因此可均匀上色,最终生产的带色BCF纤维共混丝色彩分明。
优选的,所述喷丝组件包括上进料管和下循环管,所述上进料管和所述下循环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上进料管上设置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向所述上进料管内添加热流体,所述连接管上设置循环泵,所述上进料管内设置喷丝头,喷丝头与多股功能丝相对应,通过所述循环泵工作,带动热流体在所述上进料管和所述下循环管内循环,所述上进料管内的热流体经喷丝头喷出与移动的功能丝结合构成BCF纤维共混丝。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的内部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设置环形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环形半导体制冷片对移动过程中的BCF纤维共混丝冷却定型,冷却腔的设置个数与多股功能丝逐一对应,所述环形半导体制冷片环绕移动过程中的BCF纤维共混丝,对移动过程中的BCF纤维共混丝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所述环形半导体制冷片进一步使定型后的BCF纤维共混丝表面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污BCF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轮速传感器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