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5957.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8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菁瑛;刘保财;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莉娜;黄秀婷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蓝 半硬枝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1)营建马蓝采穗圃(2)复壮培育母株(3)建立马蓝繁育圃(4)剪取马蓝半硬枝穗条(5)马蓝半硬枝穗条扦插前的消毒处理(6)马蓝半硬枝穗条的扦插(7)扦插后管理。该发明解决了现有马蓝扦插育苗多于春季取穗,采用顶部嫩枝扦插,存在着植株分枝少,茎叶产量低下、苗期管理时间长、管理成本高等缺点,通过优选11月份中下旬由腋芽萌发生长的带至少6节、每条具至少2分枝且基部2‑3节是半木质化的马蓝半硬枝穗条进行扦插,具有能在短期内繁育大量优质马蓝种苗、优良性状稳定、倒伏率低、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高、茎叶产量高、苗期管理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应用在马蓝的扦插育苗领域。
背景技术
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为爵床科(Acanthaceae)草本植物,又称板蓝、青蓝、南板蓝,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马蓝的叶和茎叶经加工制得的深蓝色粉末或团块为中药材青黛,是大宗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的功效。其根茎和根经洗净、干燥制成的中药材南板蓝根,为大宗南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见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一部:260)。马蓝茎叶在华南、西南等地常被加工为南大青叶,南大青叶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等功效(见南板蓝(马蓝)栽培技术与综合应用[M].广州:广东科教出版社,张丹雁等编著,2014)。马蓝一身是宝,利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然而其野生资源不仅质量不稳定,数量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人工育苗和规范化种植。
已有研究报道和公开专利表明,马蓝的育苗方法有种子播种、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3种。种子播种繁殖实生种苗,所用的种子是有性后代,存在遗传分离,种子苗不能完全保持母本的优良品质,且马蓝种子的收集必须准确掌握采集时间,果壳完全变黑时易开裂,种子弹跳无法捡拾致使损失殆尽,果壳未变黑时种子太嫩,发芽率不高;再者,杜沛欣(马蓝(南板蓝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9-11)报道马蓝种子苗的根系浅表性生长、须根不发达,易倒伏;“利用马蓝种子进行育苗的方法”(申请号201710720762.2)也未阐述种子的收集方法;因此种子育苗在生产上很少应用。马蓝的组织培养技术已有发明专利“马蓝的离体培养方法”(专利号ZL 2005100109240)和研究论文报道(张丽梅等.马蓝未成熟种子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3);陈瑞芳.马蓝组织培养技术及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D];孙云玲等.马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9):102-103),但是组织培养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比较高,生产成本高,目前尚未能大面积推广。而扦插繁殖生产条件要求低,技术容易掌握和推广,且后代种苗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