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安装的双向光电烟雾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5575.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蒋辉;杨再伟;罗江;焦鹏;郭满;苏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特西普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陈健阳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双向 光电 烟雾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双向光电烟雾传感器,包括导气环、光电室,导气环安装在光电室下端面,导气环中间位置开设进流孔,光电室包括外壳、两个发射管、接收管,外壳内部为光电腔,光电腔下端连接进流孔、上端设置出流孔,第一发射管、接收管在光电腔侧壁上设置,第一发射管发射水平束状平行光。光电室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透镜组,外壳在第一发射管所在的水平截面上设置两个隘口,透镜组至少包括一个短焦镜和两个长焦镜,第一发射管发射的光线先由短焦镜聚焦穿过隘口,再由长焦镜变为平行光束,再由长焦镜聚焦穿过另一个隘口射出,接收管位于发散后的平行光束的侧方。两个发射管发射不同波长光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双向光电烟雾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烟雾报警器多使用光电检测原理,即,光电腔室内一个发射管发射一束光线,如果光路上没有任何遮挡,则被黑体吸收或者射出腔室,如果有烟尘颗粒的遮挡,则根据浓度不同,有对应强度的光被漫反射至一个接收管处被接收产生电信号。
现有技术都只是为该原理提供一个实体结构并寻求简便安装,但是,这种传统的烟雾传感器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烟雾的浓度在微小时检测不灵敏,因为需要有较大的进流孔,细小烟束进入腔室后,如果没有被光束照射到就流出,则在接收管处不产生信号;
第二,大浓度时基本不产生电信号变化,即烟尘浓度较高时,即使烟尘进一步增大,但传感器并不产生相应的信号变化,对于一些需要定量检测的场合不适用,只能用于火灾报警等定性检测场合;
第三,对于一些不怎么产生烟尘的火灾,烟雾检出率不高,较低浓度的高温烟气直接在烟雾传感器处进进出出,尚未达到烟雾检出阈值,只有等待火势进一步增大,烟气中烟尘含量提高才被检出,动作反应慢。
以上问题都限制了烟雾传感器的使用条件和使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双向光电烟雾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的双向光电烟雾传感器,包括导气环、光电室,导气环安装在光电室下端面,导气环中间位置开设进流孔,光电室包括外壳、第一发射管、接收管,外壳内部为光电腔,光电腔下端连接进流孔、上端设置出流孔,第一发射管、接收管在光电腔侧壁上设置,第一发射管发射水平束状平行光。烟雾在室内空间上升,到达导气环时,从中间位置的进流孔进入到光电腔内,第一发射管发出的水平束状光线在光路上触碰到烟雾颗粒造成反射、衍射等等,发散的光线汇聚在接收管上给出光电信号,信号大小与烟雾浓度相关,烟雾浓度越大,有越多的光线被发散,在接收管上获得更大的信号量,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出厂标定建立,气流再行上升从出流孔排出,方便新的气体进入。
进一步的,光电室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透镜组,外壳在第一发射管所在的水平截面上设置两个隘口,透镜组至少包括一个短焦镜和两个长焦镜,第一发射管发射的光线先由短焦镜聚焦穿过隘口,再由长焦镜变为平行光束,再由长焦镜聚焦穿过另一个隘口射出,接收管位于发散后的平行光束的侧方。第一发射管的射出光线较细,但还是先行通过短焦镜聚焦穿过隘口,光线经过焦点后进行发散,只要长焦镜的焦点位置与短焦镜的焦点位置重合,那么,发散的光线又变成了平行光,只是此次的平行光较粗,较粗的平行光具有较大的光电识别范围,短焦与长焦是两个透镜焦距的相对大小,在设计与制造时自行选择具体焦距值,较粗的平行光被另一个长焦镜聚焦穿过隘口,只有这样确定光路上的光线才能从隘口出去,其余的反射光线只能在光电腔内不断反射并最终被侧方的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射出的光线只要触碰到烟尘颗粒的,则被接收管接收的概率大大增加,很难从隘口跑出,光束加粗的光路,对于浓度检测的适应范围大大增加,在大浓度的烟尘下,仍然具有一定的信号-浓度线性度,本申请的浓度-信号对应范围要大于传统的烟雾传感器,在大浓度时,烟尘浓度升高,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信号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特西普消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尼特西普消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汽车仪表油量显示异常跳变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导光板抛铣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