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5310.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2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孟祥润;孙启志;张傲;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G01M9/04;G01M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洞 闭口 实验 窗口 观测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观测装置包括整体加工的非观测窗口盖板(1)和组合加工的观测窗口盖板(2);
非观测窗口盖板(1)上部的外边框为法兰框,法兰框固定安装在风洞筒体(3)外侧的配合面上,非观测窗口盖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把手(4);非观测窗口盖板(1)下部与风洞筒体(3)的开口相匹配,插入风洞筒体(3)的开口后通过接触端面与风洞筒体(3)内的限位端面密封定位,非观测窗口盖板(1)的下表面形状与风洞筒体(3)内壁面的表面形状相同并光滑过渡;
观测窗口盖板(2)包括观测窗口盖板主体和光学玻璃(5),观测窗口盖板主体与非观测窗口盖板(1)的上部形状尺寸相同,观测窗口盖板主体的中心开有空腔,观测窗口盖板主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光学玻璃(5),光学玻璃(5)与风洞筒体(3)内的限位端面密封定位;
光学玻璃(5)的下表面与风洞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H,风洞筒体(3)的内径为R,H:R=1.03~1.15;
在风洞筒体(3)的实验段上,面向风洞来流,以上方为0°,在沿风洞筒体周向顺时针的0°、90°、180°、270°四个位置,分别开口,每个开口配套加工一组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框的固定方式为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观测窗口盖板(1)下部与风洞筒体(3)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测窗口盖板(2)的光学玻璃(5)与风洞筒体(3)之间的缝隙宽度小于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洞筒体(3)的限位端面上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4)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玻璃(5)通过无影胶(7)加紫外线照射的方式粘合在观测窗口盖板主体上。
8.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基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种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a.在风洞筒体(3)的实验段上,面向风洞来流,以上方为0°,在沿风洞筒体周向顺时针的0°、90°、180°、270°四个位置,分别开口,每个开口配套加工一组风洞闭口实验段窗口观测装置;
b.90°和270°的位置用于日常安装非观测窗口盖板(1),根据风洞实验要求,需要观察风洞实验模型动态时,将非观测窗口盖板(1)替换成观测窗口盖板(2);
c.0°和180°的位置用于日常光学观测,安装观测窗口盖板(2),根据风洞实验要求,配合光学测试技术的需要,安装光源、光学相机时,将0°或180°的位置观测窗口盖板(2)替换成非观测窗口盖板(1);
d.风洞实验前,根据实验方案确定各开口安装非观测窗口盖板(1)或观测窗口盖板(2)的安装方案,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观测窗口盖板(2)数量和位置是否会对风洞流场产生干扰,如果干扰量小于风洞流场指标,则开展风洞实验,否则重新确定安装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3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