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光学级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5027.7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珂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新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8 | 分类号: | B32B27/18;B32B27/26;B32B27/08;B32B7/12;B32B27/36;B32B27/38;B32B37/12;B32B37/06;C08L69/00;C08L63/02;C08L51/00;C08K3/36;C08K5/54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光学 疏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光学级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体层与疏水功能层,所述疏水功能层通过热塑粘结剂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单侧或双侧,所述基体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第一树脂基体80‑120份,抗静电母粒10‑20份,助剂5‑15份;所述疏水功能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第二树脂基体20‑30份,纳米二氧化硅微粒8份,硅烷偶联剂组份为第二树脂基体组份的1%,固化剂5份,本发明提供的抗静电光学级疏水材料,其一致性好,相容性好,抗静电性能、疏水性能优异,可有效避免疏水层的剥落失效,具有力学性能强且透光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光学级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耗散材料指的表面电阻率为106~1012欧的材料,其中表面电阻率为1010~1012欧的材料,具有防止静电局部累积的作用,可有效避免静电吸尘集尘;表面电阻率为106~109欧姆的材料,具有快速耗散静电的作用,可有效防止静电放电引起电击、失火等安全隐患。在光学以及电子/电器制造领域中,抗静电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往往由大分子的抗静电剂作用产生,由于其表面积比高,抗静电剂在材料内分布不均匀,如专利号CN106189167A公开的“一种高效抗静电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抗静电剂、相容剂、分散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控制加工温度190-230℃,转速180-600rpm,制备成高效抗静电母粒;将制备的高效抗静电母粒与聚碳酸酯、ABS共混后,经双螺杆挤出,控制加工温度220-280℃,转速180-600rpm,出料后,经水冷,切粒机造粒后得到所述高效抗静电PC/ABS复合材料。但其抗静电材料内部组分成形不佳,导致产品整体的一致性差。
材料表面的湿润性是一种复杂的性质,一般接触角大于90度为疏水性,大于150度为超疏水性,材料有对防污、自清洁等功能需求时,会采用相应的疏水层,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基体层复合上疏水性的涂料,虽然简单方便,易于实施,但是在长时间受到外界高温、冲击等不良因素影响,复合的疏水性涂料容易被刮伤、洗去脱落失效,如专利号CN107022279B公开的“一种高透明耐磨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在基材表面刮涂改性环氧树脂胶液作为粘结层,然后再刷涂表面疏水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室温干燥,得到高透明耐磨的环氧树脂/二氧化硅超疏水复合涂层,刷涂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长时间在不良的环境下会产生剥落,同基材分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满足更高质量与稳定性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光学级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一致性好,相容性好,抗静电性能、疏水性能优异,可有效避免疏水层的剥落失效,力学性能强且透光率高,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光学级疏水材料,包括:
基体层与疏水功能层,所述疏水功能层通过热塑粘结剂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单侧或双侧;
所述基体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第一树脂基体80-120份,抗静电母粒10-20份,助剂5-15份;
所述疏水功能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第二树脂基体20-30份,纳米二氧化硅微粒8份,硅烷偶联剂组份为第二树脂基体组份的1%,固化剂5份。
优选地,所述第一树脂基体为聚碳酸酯,所述第二树脂基体为环氧树脂,聚碳酸酯具备良好的高度透光性能,折射率高,适用于光学透光等组件,环氧树脂具有良好耐腐蚀、绝缘、高强度等性能的热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可有效克服外界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抗静电母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抗静电剂40-60份,助交联剂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新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新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