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含噪语音数据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4011.4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培培;邓引引;于超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含 语音 数据 生成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含噪语音数据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设备,本发明的构思在于预先采集纯实景车噪及纯人声声源以构造出车用语音素材库,该车用语音素材库中的音频资源用于与用户所提需求结合,分别得到符合用户期望的车内含噪语音数据的两个独立元素,纯人声声源以及纯实景车噪,然后将匹配出的纯人声声源以及纯实景车噪进行通道融合,生成用户所需的目标车内含噪语音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对语音素材的复用,解决了当前实车实景人工录制方式费时、费力、高成本等弊端,并有效提升了车用交互语音数据样本的制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语音交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含噪语音数据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车载、教育、医疗都渗透了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语音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车载场景不同于家居、医疗、客服等场景,其噪音环境更具有多样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且车载场景涉及人身安全因素,对语音识别等效果要求较高,因而在优化语音识别等语音处理效果时,需要大量含噪声及不含噪声的测试语音音频数据作为支撑。
其中,车内含噪语音数据集的构造往往需要实车在不同场地、环境条件下进行反复、多次实地采录,其制作要求相对较高,导致整体成本也较高;此外,目前现有的车内含噪语音数据的制作方式通常只适用于单次目标效果的评估,也即是说经过反复多次在某一个场景中采集车内含噪语音数据完毕后,该数据集很难进行多场景复用,如果期望采录的车内含噪语音数据能够覆盖全场景,则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从海量车内含噪语音数据中,进行甄别、挑选、归类等繁琐工作;再有,目前经实车实地采录的车内含噪语音数据在进行效果评估时难以做到单一、稳定因素比对,无法满足实际测试对于准确性的需求。
据此,为了实现低成本优化车内语音交互识别等语音处理效果,针对不同的噪声场景能够快捷、低成本地制作车内含噪语音数据用于交互测试、模型训练等,则是当下车载人工智能领域最为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车内含噪语音数据生成方法、装置以及设备,以及相应地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数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能够方便、简洁、低成本且高效率地制作车内含噪语音数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内含噪语音数据生成方法,其中包括:
预先创建语音素材库,所述语音素材库包含纯人声音频数据以及实车纯噪音音频数据;
接收并解析用户输入的数据需求;
根据解析后的数据需求,从所述语音素材库中分别匹配出与用户需求对应的纯人声音频数据以及实车纯噪音音频数据;
将匹配到的纯人声音频数据以及实车纯噪音音频数据进行混音处理,生成车内含噪语音数据。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先创建语音素材库包括:
预先录制不同的纯人声声源素材,并对各纯人声声源素材标注出人声声源信息,得到纯人声音频数据;
预先录制在不同场景下的实车纯噪音素材,并对各实车纯噪音素材标注出场景噪声信息,得到实车纯噪音音频数据。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析用户输入的数据需求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需求、标注人声声源信息的纯人声音频数据、标注场景噪声信息的实车纯噪音音频数据以及预先训练的基于语义分析的预测模型,得到解析后的数据需求。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析后的数据需求包括如下需求信息:
主要说话人的人声特征与实车噪音场景信息,和/或人声声源能量与实车噪音能量的比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凤爪发酵卤制工艺
- 下一篇:基于图像的交通拥堵识别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