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机组的电机冷却独立风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3006.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聂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9/16;H02K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57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机组 电机 冷却 独立 风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的电机冷却独立风道,包括电机前罩、电机后罩、电机覆盖件、电机导风罩、电机和电机风扇,电机导风罩连接在电机覆盖件与电机后罩之间,电机覆盖件上对应电机导风罩的位置处设置有百叶窗,电机前罩和电机后罩配合将电机、电机风扇包裹形成动力室,电机后罩上设置有一圈将电机导风罩与动力室连通的进风口,电机前罩、电机后罩与出气盖板在动力室的侧端形成密封的排风通道,动力室与排风通道连通,排风通道与外界相通,当电机转动时,电机风扇由百叶窗吸入外界冷却风,经电机导风罩上的进风口进入动力室,在动力室对电机进行冷却后通过排风通道排出。本发明进风速度和进风量大,对电机冷却充分,能保证电机平稳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电机组的电机冷却独立风道。
背景技术
静音型发电机组是相对于开架式发电机组而言的,开架式发动机的整个机组裸露在外。而静音型在开架式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外壳,除必要的进排气口外,整个机组被密封,使发电机组有隔音和防雨功能。普通静音型发电机组主要由封闭机箱、动力箱体、电机、消声器等组成。动力箱体内的发动机与电机相连,消声器通过进气管道与动力箱体内的气缸头相连。
为保证静音型发电机组能达到相应的分贝要求,整个发电机组几乎被密封在箱体外壳内,造成发电机组通风散热不好、发电机组内部升温太快,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尤其是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在高速旋转运行时会产生损耗,损耗产生的热能使电机各部件温度升高;若电机的散热效果不好,电机长期工作运行在高温状态,电机的寿命将大打折扣。
箱体外壳将发电机组包裹形成密封腔室,通常会设置密封腔室冷却风道,对密封腔室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的电机冷却独立风道,该电机冷却独立风道的进风速度和进风量大,对电机冷却充分,能保证电机平稳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的电机冷却独立风道,包括电机前罩、电机后罩、电机覆盖件、电机导风罩、电机和电机风扇,所述电机导风罩连接在电机覆盖件与电机后罩之间,所述电机覆盖件上对应电机导风罩的位置处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电机前罩和电机后罩配合将电机、电机风扇包裹形成动力室,所述电机后罩上设置有一圈将电机导风罩与动力室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电机前罩、电机后罩与出气盖板在动力室的侧端形成密封的排风通道,所述动力室与排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通道与外界相通,当电机转动时,电机风扇由百叶窗吸入外界冷却风,经电机导风罩上的进风口进入动力室,在动力室对电机进行冷却后通过排风通道排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导风罩由盒状的引风段和环状的送风段组成,所述送风段连接在引风段的左侧并相通,所述引风段与电机覆盖件连接形成密封的引风腔室,所述送风段连接在电机覆盖件与电机后罩之间形成密封的送风腔室,所述引风腔室内靠近送风段的位置处竖直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与电机导风罩的周向边缘齐平,挡风板的上下两端与引风腔室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用于过风,所述送风腔室的左侧局部向内凹陷形成“U”形的凹陷段,该凹陷段能使由挡风板上下两端进入的冷却风折流后能布满整个送风腔室。由于挡风板与电机导风罩的周向边缘齐平,挡风板的上下两端与送风腔室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冷却风只能通过挡风板上下方的间隙进入到送风腔室,又由于送风腔室为环状,冷却风会沿着送风腔室的边缘流至凹陷段,从而被凹陷段折流后布满整个送风腔室,而电机后罩上设置的一圈出风口能保证布满整个送风腔室的冷却风能快速从送风腔室中排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风扇采用双叶离心式,前端扇叶用于吸入来自密封腔室的热风,后端扇叶用于吸入电机冷却独立风道的冷却风,来自密封腔室的热风和电机冷却独立风道的冷却风共用排风通道外排。电机风扇采用双叶离心式,同时作用于电机冷却独立风道和密封腔室冷却风道,效果高、成本低;且电机冷却独立风道和密封腔室冷却风道共用一个排风通道,有利简化发电机组的总体风道结构,降低结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