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高效率浮岛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2433.8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涵蓓;晁建颖;庄巍;李建;何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10;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楠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高效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高效率浮岛,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植物种植区、生物填料悬挂区和曝气区;植物种植区设置浮床,浮床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板,浮板中空,内部装填有填料,浮板中心设置有种植坑,种植坑内种植有亲水植物;生物填料悬挂区包括若干条绳索,绳索上端与浮床下方连接,下端自然下垂;绳索上悬挂有若干组生物填料;曝气区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曝气盘上固定有若干根曝气管,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孔。本发明可在不破坏微生物挂膜与植物根际圈稳定的同时提高水力停留时间,节省立体空间,高效率去除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高效率浮岛。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受到环境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目前,生态浮岛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生态浮岛利用其上栽培的植物以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抑制水体中的藻类过渡生长,同时还可以美化水体景观,具有无需占地、成本低廉以及修复效果好等优点。
目前,传统的生态浮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净化作用主要依靠浮岛植物直接吸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来实现,除此之外附着在浮岛植物根系上的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能够加速水中大分子污染物的降解过程。然而,传统的生态浮岛存在净化效率低、恢复周期长和不能改善水体缺氧等问题,无法满足治理水体污染的需要。普通植物生态浮岛效率低下,经过调研,在某些城市内河如采用生态浮岛并安置菖蒲美人蕉等大型沉水植物,一则容易堵塞河道,二则夏天招蚊虫,冬天植物枯败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从浮岛构造,提高净化效率等方面解决问题。
针对目前人工浮岛技术对氮磷去除效率低的现状,根据影响生态浮岛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因素1、植物种类及组合方式2、温度3、水力停留时间4、覆盖率5、水体污染程度。基于以上情况,本实用新提出一种复合介质与微纳米曝气系统相结合的高效率人工浮岛,通过提高其水力停留时间与增加介质填料,提高污染物分解速率,同时节省立体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式高效率浮岛。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高效率浮岛,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植物种植区、生物填料悬挂区和曝气区;所述植物种植区设置浮床,所述浮床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板,所述浮板中空,内部装填有填料,浮板中心设置有种植坑,种植坑内种植有亲水植物;所述生物填料悬挂区包括若干条绳索,绳索上端与浮床下方连接,下端自然下垂;所述绳索上悬挂有若干组生物填料;所述曝气区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盘,曝气盘上固定有若干根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浮板侧面和底面呈网板结构;所述浮板内部设置的填料为粒径3-5mm的生物陶粒填料,生物陶粒填料的组成为:SiO2 60%~65%、CaO+MgO 3%~5%、A12O317%~22%;Fe2O3 5%~8%。
进一步的,所述浮板设置数量为4块,每块浮板长×宽为350mm×350mm;所述浮板上设置有凹槽,以便于排水;所述浮板中,每个种植坑种植4~5棵亲水植物,植物高度为500~800mm。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填料包括聚乙烯球和装填在聚乙烯球内部的生态基质颗粒,所述生态基质颗粒为缓释碳源改性玉米芯,生态基质颗粒在聚乙烯球中装填比例为50%;所述聚乙烯球的直径为80mm。
进一步的,所述绳索为高分子塑料绳;每根绳索悬挂的生物填料之间通过塑料套管隔开;所述绳索下端系有重物,以防止生物填料上浮。
进一步的,每个浮板下连接有4根绳索,每根绳索上悬挂10组生物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盘呈正六边形,曝气管设置数量为6根,每根曝气管长度700mm,曝气管材料为微纳米级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2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