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SAS硬盘的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2065.7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5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陶航;刘海銮;鲁腾;陈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3/18;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sas 硬盘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SAS硬盘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对应的SAS硬盘包括若干个SATA硬盘、硬盘管理模块、地址映射模块、T10PI模块、双控双活模块、第一SAS协议模块和第二SAS协议模块,其中,所述若干个SATA硬盘均与硬盘管理模块连接,硬盘管理模块、地址映射模块、T10PI模块和双控双活模块依次连接,双控双活模块与第一SAS协议模块和第二SAS协议模块分别连接,第一SAS协议模块和第二SAS协议模块均与主机连接。本发明较其它大容量硬盘的实现方法的创新点在于用单端口的硬盘通过双控双活模块实现双端口的全双工传输;另外在数据块中加入保护信息,支持ANSI T10PI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容量SAS硬盘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大数据时代,大量的数据存储在硬盘上,对硬盘提出更高的数据可靠性和大容量的要求,大容量的SAS硬盘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SAS接口延续SCSI硬盘上诸如命令排序之类的功能,其命令队列深度远大于SATA接口的命令队列,因此其性能也较SATA要好很多。SCSI是Small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缩写,使用50针接口。
另外,SAS是一个完全的双向系统,而SATA则继承了IDE的特性,是半双向通信的系统。因此在通道速率相同情况下,SAS的数据吞吐量可以是SATA系统的两倍。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电子集成驱动器。
而且从连接上SAS也占有比较大的优势。根据SATA相关规范,SATA的数据连接线长度不应超过一米,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信号衰竭从而影响使用。但是SAS接口完全克服了这个问题,其连接线的最长长度可以做到六米,这点对于多硬盘或者习惯将硬盘外置的用户来说是相当有优势的。
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SATA硬盘或通过提升硬盘存储介质的密度提升单盘容量,而受制造工艺的限制,提升很困难,而且密度越大成本越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大容量SAS硬盘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对应的SAS硬盘包括若干个SATA硬盘、硬盘管理模块、地址映射模块、T10 PI模块、双控双活模块、第一SAS协议模块和第二SAS协议模块,其中,所述若干个SATA硬盘均与硬盘管理模块连接,硬盘管理模块、地址映射模块、T10 PI模块和双控双活模块依次连接,双控双活模块与第一SAS协议模块和第二SAS协议模块分别连接,第一SAS协议模块和第二SAS协议模块均与主机连接;
实现方法包括上电时上报SAS硬盘信息和状态,主机对SAS硬盘进行读写访问,
其中,上电时上报SAS硬盘信息和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S11,硬盘管理模块检查连接的SATA硬盘数量;
S12,硬盘管理模块检查连接的SATA硬盘数量是否与出厂配置的数量一致;如不一致,则S16,由硬盘管理模块发起,通过第一SAS协议模块和第二SAS协议模块分别向两个不同主机上报SAS硬盘错误信息;
S13,如果硬盘数量检测和出厂配置一致,则硬盘管理模块逐个获取连接的SATA硬盘状态;
S14,硬盘管理模块判别获得的SATA硬盘状态是否正确,如果错误,则执行S16;
S15,如果所有SATA硬盘的状态均正确,则通过第一SAS协议模块和第二SAS协议模块分别向两个不同主机上报SAS硬盘信息;
其中,主机对SAS硬盘进行读写访问,包括以下步骤:
S101,主机A通过第一SAS协议模块对SAS硬盘发起读写访问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2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